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6日訊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當前,又是正值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市北區結合轄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多方位爭取上級技術支持,加強科技助力,上下聯動開展巡查檢查,以科學、精準溯源,促進大氣環境質量的不斷提升。
近期,市北區部分街道子站數據居高不下,市生態環境市北分局在自身進行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及時與市生態環境局對口處室匯報溝通,尋求業務技術支持指導,確定對部分重點區域開展雷達掃描,以準確分析原因、精準查找污染點源。目前,為期一周的雷達掃描已結束,市北分局將根據綜合性分析報告,組織市北區相關部門有的放矢,開展大氣防治工作。
在積極爭取上級技術支持保障的同時,市北區實施科技手段助力保衛戰。為不斷提升大氣污染防治的精準化、科學化,自3月份開始,市北分局組織開發的“環境空氣質量預警分析處置APP應用”投入試運行。試運行期間,市北分局對全區相關部門及街道在APP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建議進行收集,數次與技術公司召開對接座談會,先后提出優化改進建議20余項,對APP系統進行優化完善,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目前,市區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監管職能尚未下放,針對多次發現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市北分局積極履行大氣污染防治牽頭職責,主動與市住建部門對接,要求其加強對個別工地的監管力度,確保防塵措施落實到位。另外,嚴格落實市北區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通報機制,每月將全區22個街道的PM2.5、PM10兩項污染物濃度及同比變化幅度在全市的排名情況進行通報,對排名靠后或未達進度的單位進行問責 ,并納入區年度綜合考核。(青報全媒體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