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出臺后,超銀學校進一步推進作業改革,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集團通過頂層設計出臺方案整體部署,各校區因“校”制宜細化落實,確保作業減量不減質,把學生從追逐分數的心理負擔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養成學習習慣、探索興趣愛好、培養能力、激發潛能、積淀素養,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長。
監督管理
加強頂層設計,制定《青島超銀教育集團關于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的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學生作業統籌管理制度,控制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質量,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個性特長得到發展。
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布置作業配有建議完成時間。教師每天對班級學生作業時長進行統計,校區定期對各年級、各學科、各班級作業布置情況、教師批改情況進行檢查,建立臺賬,對作業總量過大、超時等情況及時調整糾正。
集團監察委員會每周到校區進行實地巡查、家長電話回訪,每月進行家長無記名網絡調查,并將調查情況進行全集團通報。
細化落實
教師布置作業前廣覽各種題型,作業布置少而精,明確指向性,加強針對性。以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狀況、實際發展水平為依據,設計分層、彈性、具有針對性的作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必做作業和選做作業。
規范作業布置流程。任課教師布置作業給課代表,注明估計作業用時;課代表估計實際用時,與老師溝通無異議后,報給學習委員;各任課老師、課代表、學習委員意見達成一致,經班主任簽字后布置給全班學生。
重視作業評價與反饋。教師及時向學生反饋作業批閱結果,共同性問題集體講評,個別問題面批矯正或予以個別輔導。作業講評加強拓展和延伸,突出作業中的重點強化、難點處理、疑點解惑、關鍵點拓展。引導學生根據作業批改情況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開展后續學習。
創新模式
超銀信息化管理部開發了作業管控平臺,并在超銀小學初步應用。班主任匯總統籌每日作業后上傳平臺,平臺根據設定好的條件和要求,檢索作業時長和監控作業量。家長可以通過智慧校園賬號每天從平臺接收到班級的作業公示,對學生每日作業內容和時長有直觀的了解。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發揮“小教師”的作用,兵教兵、將教將,達到團隊協作的目的,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得到提升。
結合學科特點,探索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性和過程性作業,鼓勵學生自主設計作業。體育作業、閱讀作業等形式多樣的作業形式列入“作業清單”。
各學科教研組制定自己組的作業評價和激勵機制,例如免寫作業卡的設置與使用,充分激勵學生作業的興趣熱情。
經驗推廣
依托集團化辦學優勢,強化集團內部交流學習,各校區積極承辦有關“雙減”的教學研究活動,校區間輪流舉行集團大教研,互通有無,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積極開展各類家庭教育講座、家長課堂,引導家長積極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心理情緒,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校報校刊、學校公眾號、視頻號等媒體平臺開設《“雙減”看超銀》《超銀開講》《超銀家長幫》《超銀心理小課堂》等多個專欄,宣傳教師高效教學方法、推廣家庭教育指導意見、分享優秀家長經驗。
“雙減”大家談
“雙減”讓家長實現假期自由,讓孩子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孩子的作業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完成,有不明白的問題,也有老師及時地答疑解惑,學習更好地回歸校園,更好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放學以后,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做做家務、鍛煉身體、發展興趣愛好、增加社會實踐,讓孩子熱情地參與,全身心地投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未來有更多星辰大海的想象,對人生有更明朗的思考。
——超銀中學(廣饒路校區)
初三·1班杜佳樂家長
“雙減”讓我沉下心思索:空出的時間孩子應該干什么,應該怎么做。學校安排了校后托管,也不斷將好的學習方法進行總結、傳遞,家校緊密聯絡,與孩子們一起不斷努力和改進。走出了最初的不適和陣痛,孩子的習慣越來越好,自信心越來越強。這讓我們堅信:教育是授人之漁。相信孩子在家校的托舉下能夠成長為更為獨立的自我。
——超銀中學(鎮江路校區)
初三·8班王軒鴻家長
“雙減”之下,我學會了“自我評估”。擁有了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閑時間,這給我提供了科學規劃時間、培養高度自律性的契機。做完了作業之后,我可以主動去評估白天所學知識,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自主選擇需要鞏固的學科,此外還擁有了更多更自由的時間去閱讀,扔了許久的畫筆也重新拿起來了。經過這兩個月的調整,我發現自己不僅在學習上更加游刃有余了,還因為閱讀了一些的優質課外讀物,寫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減負增質”的甜頭,我嘗到了!
——超銀中學(金沙路校區)
初二·4班李賢玥
“雙減”之后,作業少了,放學后,只要效率高,就會有更多屬于我們自己的時間。雙減也在考驗我的時間管理能力。合理安排時間,我可以做許多開心又有意義的事,比如到戶外跑一跑,放飛一下自我。減少了課外培訓,這讓我們在學校時更加高質量地聽講,學習效率也不斷提高了。雙減,讓我們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超銀中學(鎮江路校區)
小學部四年級1班卜雨萱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