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為更好服務“項目落地年”,增強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保障全市項目快開工、快落地,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近日出臺《青島市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提升“辦理建筑許可”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提出創新審批方式、推行智能審批、提升質量控制等系列改革措施,進一步優化、精簡、壓縮審批時限,將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限控制在75個工作日以內,再創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新速度”。
青島在全國率先實現施工許可“零材料”申報。通過數據賦能,依托“告知承諾+數據共享+區塊鏈”,建立不動產登記、規劃許可、招投標、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5個領域信息共享聯動機制,通過調取電子證照、數據共享、告知承諾、行政協助4項“免提交”措施,將企業所需提交材料由原來的7項縮減到0項,所需填寫信息字段從84個縮減到13個,縮減比例達到85%,以最便捷的審批服務推動建設項目快審批、快落地、快開工。
在審批減時提速的同時,青島還加快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數字化改革。“目前,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已在全市范圍內全面上線運行,市直部門和各區市建設審批服務事項全部在審批管理平臺運轉辦理。申報企業既可登錄網頁進行申報,也可以通過‘愛山東’‘青e辦’App青島分廳進行辦件查詢、業務咨詢等操作,建設項目審批實現了從‘大廳辦’到‘網上辦’、‘掌上辦’的三級跨越,并可實現‘刷臉辦事’。”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000多家企業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刷臉辦事”。
通過流程再造,創新服務方式,細化改革措施,青島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限控制在了75個工作日以內。南王安置區幼兒園項目是李滄區重點項目,通過告知承諾、并聯審批等方式壓縮簡化審批手續,項目于今年10月8日順利辦理竣工驗收備案。該項目共辦理審批事項14項,審批用時58個工作日,跑出了青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新速度”。“從辦理土地手續到項目竣工驗收備案用了不到一年時間,比計劃工期節省了一半多。”青島融學教育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辦人鞠經理說。
更多新聞:
青島實施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建設單位最早提前半年開工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項目落地年”工作部署,進一步優化細化施工許可審批服務方式, 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青島市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實施方案》,創新實施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為建設項目提供“個性化”施工許可服務,提高建設單位辦理施工許可便利度。
建設單位除了可以申請整體辦理施工許可手續外,可依據項目進度需要,按照施工順序,依次申請“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地下室”、“±0.000以上”階段施工手續辦理。建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辦理方式,每個階段達到《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等規定條件后,即可申請辦理。分階段申請辦理施工許可手續的建設單位,應當依法依規確定施工、監理單位,同時做好前后階段施工的有序銜接,并做出書面承諾。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責任主體,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后段施工的質量和安全。
通過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建設單位可以至少提前3個月至半年開工建設,促進項目快落地快開工。同時,建設單位在辦理“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階段施工許可手續時,不需要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用,節約建設單位的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截至目前,青島已為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中車四方智匯港、山東港口青島國際郵輪港等30余個項目分階段辦理了施工許可手續,大幅提高了工程建設項目開工速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