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你們的到來,既為我們解決了疑難雜癥,也為我們帶來了利好消息。”今天上午,位于浦東新區東方路的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會議室里,熱烈地交流討論持續了2個多小時。得知實訓單位青滬合作項目遇到難點,實訓干部紀明群、陳碩發揮橋梁作用,第一時間聯系實訓隊隊友上門為企業解憂,不僅讓企業滿意,實訓干部們還達成了新的合作意向。

讓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軌道院院長劉晨點贊的這場項目推進會,是在該企業實訓的第五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干部專為青島國際資源配置中心地下空間項目快速推進舉行的。作為青島自貿片區打造跨境資源配置新高地的核心載體,青島國際資源配置中心北片區總投資200億元,定位于高標準打造“第四代自由貿易區”樣板園區、世界級科創+航貿金耦合發展主陣地、國家首個全方位低碳發展示范園區和智慧管理示范園區,推動青島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世界城市體系前列。其中,北片區項目的地下空間設計,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下屬的軌道院、地下院、水務環境院均參與其中。

“得知我們所在的實訓單位有意向承接該項目地下空間設計規劃,我和陳碩第一時間聯系了自貿區的實訓干部盧雪梅,本職工作與企業業務相關的實訓干部劉靜、王志成,專門到企業與相關業務負責人面對面深入溝通交流。”紀明群說。推進會上,圍繞打造復合功能空間及多維地下空間,立體聯動交通系統建設、綠野交織的生態景觀和低碳智慧的市政設施等,雙方的交流務實而坦誠。對接過程中,實訓干部盧雪梅得知,企業希望加快項目審批,而項目的早日開工將實現雙方“共贏”。為了能加快項目推進,在管控風險的同時服務好企業,盧雪梅利用午餐時間立即開始現場辦公,與青島自貿片區管委同事對接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建議解決方案,得到了企業的認可。
“這個項目體量比較大,涵蓋地下交通系統、市政系統、能源系統、真空垃圾處理系統、地下停車系統等多維層面,在青島是非常有示范性的項目。我們已經在做前期規劃方案,實訓干部來到企業后幫我們聯系到了各家相關單位,通過他們的牽線搭橋,我們與這些單位進行了廣泛地接觸和交流,對于這些技術在項目中真正落地應用起到了促進作用。我們也相信,這些溝通的成果會運用到項目中來,感謝青島實訓干部對我們項目的支持和幫助。”上海市地下空間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黃啟斌說。

這次上門服務,還讓雙方有了“意外之喜”。戴上VR眼鏡感受企業的項目可視化成果,來自青島海發集團的實訓干部劉靜立即意識到,這就是把電影工業化的先進工具“previs視效預覽”在規劃設計領域里的創新應用,上海企業的需求與自己企業的優勢不謀而合。現場,劉靜介紹了青島近幾年在影視工業化領域取得的成績,以及中國廣電·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圍繞高新視頻沉浸式視頻、VR視頻、互動游戲、云游戲等方向的技術提升、內容制作創新、場景成果轉化等情況,熱情邀請上海企業赴青島參觀考察,“我們一定做好運營園區內從事VR/AR/XR等軟硬件及內容制作企業的對接服務,提供最佳的場景可視化綜合服務。”
“費了很多勁兒找不到渠道,沒想到今天你們帶來了。在這樣的產業體系里完成采編攝錄播全流程,實現軟硬件及內容制作一體化,可以更好地助力設計項目在方案匯報階段就結合現有的街道場景與建設項目的整體效果相融合,實時互動和更新還可以有效避免后期項目變更所造成的時間和資源浪費。”聽完劉靜的介紹,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這次實訓非常有意義,對我們來說也獲益匪淺。下一步我們將讓實訓干部真正融入到整個團隊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中,甚至總院的班子會、項目推進會、現場協調會,都會邀請實訓干部參與。”劉晨坦言,“期待實訓干部能夠在青滬兩地中運量公共交通建設中搭起溝通橋梁,幫助我們更加貼近工程實踐。也期待地下空間合作項目能夠順利推進,按照程序保質保量做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