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村鎮政協始終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履職的重要抓手,堅持在攻堅克難中亮明身份,在真抓實干中彰顯優勢,在服務大局上發揮作用,展現基層政協協商“新樣貌”。
“越是艱難越向前”,大考面前煉真金。從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防火防汛、到文明城市創建活動,都有全鎮16名政協委員參與的身影。如疫情防控中輕傷不下火線的衛生院院長胡文龍,捐獻6000斤水果的愛心企業家劉杰,疫情、防汛、換屆三次“大考”整月未休的基層干部張賢成。開展學習型、效能型政協建設,全年修訂完善機關學習、協商座談、調研視察、民主監督、活動考勤等11條制度條例,以制度建設促進效能提升,把求真務實體現到政協的各項工作中去,努力構建“忙而有責,忙而有序,忙而有法,忙而有效”的工作運行機制,彰顯新時代政協新樣貌。
“疾風驟雨亦同舟”,獻策獻力謀發展。政協委員時刻關心關注基層,及時收集民生民意,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聽取提案建議,統一研究、統一部署、統一落實,將政協工作納入工作大局,以便問題得以提前解決。政協委員們從“小切口”入手,密切關注生產生活的“神經末梢”,社情民意由筆頭送至領導的案頭,批示到職能部門的文頭,溫暖了百姓的心頭,做實了民生這篇“大文章”。兩年來,開展各類調研視察、協商座談、政府開放日活動13次,累計解決各類企業、民生問題30余件,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種好一畝三分地”,選好題目辦實事。在提案過程中注重在黨政所需、群眾所盼、政協所能的范疇內緊扣黨委、政府所思所謀,做到“順大勢”、“搭天線”,圍繞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愿所求,做到“合民意”、“接地氣”,緊扣時政,把握時間節點。建立政協委員定期深入基層調研機制,實行一個調研課題,一名領導牽頭、責任站所負責、相關委員參與的制度,著力在關鍵環節、重要部位、制約瓶頸問題上求突破,在管用、實用、能用上下功夫,努力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在協商活動中,無論是政協領導、職責部門,還是廣大委員,都能夠實事求是、開誠布公進行協商,對問題不偏不避,不遮不掩,與會人員暢所欲言、氛圍民主、討論深入,責任部門回應積極、態度誠懇,使協商活動取得實效。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