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6日訊 近日,《求是》主管主辦的《小康》雜志社公布了“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榜單,山東7個縣市上榜,其中平度市榜上有名,位居第11位,山東省第一。
據了解,“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全面呈現中國各地經濟發展縮影,深度揭示中國人口流入現狀和未來發展,從側面反映出了一個區域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與關注度。全國百強,平度排名居前,列山東省第一,這個膠東半島的縣級市有何吸引力?
發揮區位優勢,補齊交通短板,提升人才競爭力
區位優勢是吸引人才的第一招牌。平度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人口138萬,位居青島、煙臺、濰坊三城聯動的咽喉之地,依托這一天然秉賦優勢,平度加快打造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和青島輻射帶動半島一體化發展橋頭堡。
“會客”,交通便利是重要條件。為補齊“交通短板”,提升人才競爭力,平度加快推進重點交通工程建設,迎來“高鐵時代”“港口時代”“航空時代”。2020年底即將通車的濰萊高鐵,橫穿平度66公里,成為連接青島、煙臺、濰坊交通樞紐和青島地區到省進京最便捷的城市;5條高速公路12個出入口“擁一站而通天下”,平度公路網密布,四通八達。
“會客廳”的區位優勢與交通優勢疊加復合,實現了“用時間換空間”,人流、物流、資金流紛紛流向平度。除了區位和交通優勢,平度還不斷改善城鄉面貌、深化發展動能、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群眾福祉,以項目引人才、以項目促發展,放寬落戶限制,完善配套措施,吸引了更多的優質人才投資創業、安家置業。
發揮平臺思維,壯大“四區八園”,優化人才軟環境
“工業集群化、集群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城鎮化”,平度秉持這一理念,高標準規劃打造“四區八園”產業發展平臺,通過產業集聚帶動人口集聚,到生產和消費集聚,從而推動城鎮化進程,實現招商引資、人才引進良性循環。
如何營造讓企業、人才等“來了就不想走”的“強磁場”,平度積極打造“全省一流、全國領先、企業舒服”的營商服務環境,持續推進“一次辦好”放管服改革,全面對標學習深圳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加快制度創新、推進流程再造,在全國率先實現“1330”改革突破。
同時,積極打造人才招引平臺,著力優化人才招引的“軟環境”。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提供人才招聘、勞務派遣、人才素質測評等專業化綜合服務。不僅吸引了青島市內的人才,長三角,珠三角的一線城市高端人才也不斷“逆流”平度。
據統計,以平臺為牽引,1-6月份,平度累計新引進各類人才3240人,完成年度計劃的55.9%。其中博士、碩士、高級職稱及高技能人才110人,本專科和其他專業技術人才3130人。
打造品質民生,釋放發展動能,激發人才活力
“日久他鄉即故鄉”,想要在一座城市扎根,不僅僅需要優厚待遇帶來的物質保障,還需要醫療、教育等完善的基礎設施帶來的民生保障。
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平度不斷釋放民生紅利,著力抓好教育、醫療等城市核心要素的品質提升。推進集團化辦學,依據“聚合型”集團化模式,實現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的目標,打通學段壁壘,將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最大化,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普惠共享。
今年,青島農業大學平度校區的建成結束了平度無本科大學的歷史;即將建成的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膠東醫療中心將填補平度無三甲醫院的空白。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走進剛剛建成的2020公園,綠樹成蔭,芳草萋萋,湖光粼粼,沁人心脾,置身其中,如在畫中。平度將今年確定為“城鄉品質提升年”,著力推進包括2020公園建設提升在內的紅旗路文博公園建設、現河生態景觀整治、銀杏林游園等項目實施,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顏值,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數。(青報全媒體記者 馬英歌 圖/文 通訊員 許瓊)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