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女體育老師付彤彤,每天給孩子們上武術課。擁有同樣的體育夢想,不同的是,她將“一人夢”變為“眾人夢”。從小習武的她,希望將中華傳統武術帶進現代體育課堂。上周六,她剛剛帶領二中武術班的學生代表學校參賽,取得1金2銀4銅的優異成績,獲得“女子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付彤彤的武術課,學生練就一身“俠氣”。

女體育老師把武術開到課堂上
左手沖拳而出,順勢照面直踢,身輕如燕,騰空再踢……付彤彤嬌小可愛的樣子與“武術老師”形成鮮明反差。 “我們體育老師是武功高強的女俠,又酷又颯! ”“我就是因為她才學武術……”來自聊城東阿的付彤彤2020年研究生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專業,是青島二中的體育老師,更是班上孩子們心中偶像。她不專攻田徑、球類等常見的體育項目,而是將中華傳統武術這門博大精深的“古老”技能帶到了現代課堂。
體育課上,孩子們都盼著付老師來上一段拳法,耍一段刀劍。跟著付彤彤學武術,同學們一個個身板挺得筆直。 7歲開始,付彤彤就和武術結下了緣分。 “小時候因為身體底子弱,父母決定讓我去學武術。 ”當得知自己要與刀槍棍棒相伴時,付彤彤心里開心極了。付彤彤小時候經常被東阿縣當地的一所武術學校的功夫課吸引,每當自己有了玩樂時間,就跑到學校周圍趴在欄桿上看里面的學生練功夫。就這樣,這個嬌弱的女孩開始了自己的 “功夫夢”。 “太極、拳術、棍法、劍法都是我的強項。 ”從小學到大學,12年的時間,付彤彤從未放棄練武。后來在高考中,順利考入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專業。在北京體育大學上研究生時,付彤彤曾前往挪威孔子學院教國外學生學習武術。在那里她感受到了中華武術在全球的傳播力和獨特魅力,一年后她決定回國,投入到武術教育當中,把中華武術開展到學生課堂上。

研究“武術秘籍”點燃學生“武俠夢”
在學校的扶持下,她順利將武術課作為體育選修課開了起來。得知體育課多了一門“武術”,似乎點燃了許多學生的“武俠夢”。
開學選課時,付彤彤意外發現自己的武術班全部報滿。三個年級每個班的報名人數與健美操、棒球、籃球等常設課程人數不相上下。同學的積極性瞬間給了付彤彤決心和信心。武術課開始后,付彤彤剛開始按照教學大綱在課堂上教孩子們武術,但她漸漸發現,很多學生雖然抱有一腔熱情學習武術,但礙于武術底子弱,對武術沒有系統的認識,所以動作很難做到位,想把一套拳法連貫打下來就更難了。 “有的學生從小有武術基礎,上手比較容易;但大部分學生是從高中剛剛開始接觸武術,別說打一套拳法,就是簡單的出拳、抬腿,兩個動作,做得也歪歪扭扭,有時候這個動作做好了,下個動作又忘了。 ”學武術,學的不僅僅是肢體上的動作,在付彤彤眼里,學武術也是讓學生能吃苦,學會學習,同時對學生學習能力拓展遷移。 “烹飪有食譜,樂器有樂譜,學習每樣本領都有規律可循,武術則有它的拳譜、劍譜、棍法……把武術的規律和精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組成‘口令譜’讓學生領會其中的訣竅。 ”付彤彤說。
“剛接觸武術課的時候,為了能記動作,會向老師要課堂視頻回家復習。現在有了口令譜,每一個動作都能用簡單的四個字總結概括,好記又好玩! ”為了幫助學生記住當堂學習的武術動作,付彤彤利用業余時間,翻閱教材,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武術秘籍”。 “馬步格擋,弓步沖拳,提膝勾手……”一聲鏗鏘有力的拜師禮之后,付彤彤的課堂上,同學們一邊嘴里“碎碎念”著口令譜,打出的動作行云流水,而且發力準確,連各種高難度動作也信手拈來。 “繁瑣的動作,總結成簡潔的文字,每個動作一個字,有時候融入動物形象、搞笑動詞,孩子們就能輕松記得住。 ”付彤彤說。

心聲
文武雙全武術小將有“俠氣”
“當我教會學生做一個動作,我會教他們動作的變化原因,知道這套武術動作為什么要這么做。武術的精髓就是可以貫穿人的每個年齡階段,這樣,學生們10歲可以練,15歲可以練,30歲、50歲時還可以練,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 ”付彤彤告訴記者,近幾年國家提出來培養孩子一項終身體育愛好,相比較足球籃球,武術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更容易普及,更適合終身來練。習武二十多年,付彤彤也找到了習武的價值,她告訴記者:“在我們生活的城市里,經常會看到見義勇為時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每次看到這種新聞我都熱淚盈眶,希望班里學習武術的孩子,能夠收獲武術帶來的精神,在社會需要我們的時候,能夠有能力挺身而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
這幾年付彤彤一直在思考,武術怎樣能適合在沒有基礎的高中校園學生中開展,去改變學生的認知、去打破傳統課堂的枯燥無味。通過對課程的研究和創新,包括一些環節的設置,她的武術課不僅得到了學生的歡迎,更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去年,付彤彤帶領武術班,參加了青島市“體彩杯”武術比賽,并在比賽中獲得女子團體第一名和高中組四個單項第一名的好成績。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付彤彤又將開始投入到緊張的備賽當中,她將帶領班里的武術小將們,在今年的全市武術大賽中披荊斬棘,在激烈的角逐中感受到武術真正的用“武”之地。
人物對話
讓更多孩子實現“武術夢”
記者:有沒有想過把武術傳播到更多的校園課堂上?
付彤彤:目前全市高中開展武術課程的學校很少,幾乎是沒有,只有小學部分學校有開展武術特色班。所以,只是帶著自己的學生實現“武術夢”還不夠,我希望把武術的種子送到更多校園,尤其是更多的高中學校。目前校園武術走進基層教學,不去興趣班,學校也可以滿足武術課程的需求。希望更多的體育老師可以在學校里讓孩子們接觸到中華傳統武術并且發揚和傳承。
記者:作為一名“女體育老師”和男體育老師有什么不同?
付彤彤:作為一個女體育教師,有我自己的優勢。孩子們都是個性化的,體能素質、情緒和愛好也是截然不同的。女體育教師,能根據孩子的體質、潛力來制定精準的體育發展計劃。女體育老師不會局限于球類,田徑類項目,還能開設女學生喜歡的健美操,啦啦操,把體育項目在校園豐富起來。
記者;武術需要較高的身體素質,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場地里,幫學生鍛煉體能?
付彤彤:結合課的內容設置一些情景讓學生樂中學,學中樂。利用新媒體,讓學生提前預習,了解探索體育知識,讓體育課高效有趣。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學會武術禮儀、武術套路,培養學生的武術文化自信。(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武術班的學生,動作行云流水,精神抖擻。視頻剪輯 趙彤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