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飛防、物聯網智控、大數據服務……走馬萊西大地,智慧農業正以獨特的魅力展現在這片希望的田野,激發出鄉村振興的活力。
無人機飛防成時尚
當前正值夏種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為保障秋糧豐產豐收,9月8日,在院上鎮仇家莊村,青島北斗智慧農機合作社聯合社的趙振東正在為玉米開展無人植保機飛防作業。
“今年雨水特別多,我種的玉米又高又密,沒有辦法人工打藥。現在用這無人機噴藥,安全、省事、又高效!”玉米種植大戶趙庶強高興地說。
趙振東介紹,相比傳統噴霧機防治,無人植保機噴灑農藥比人工噴灑效率提升了200倍,且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向下產生的氣流能吹動葉片,使玉米葉片的正面和反面都能噴釋到農藥,噴灑均勻、透徹、質量高、效果好,農藥利用率可提高30%以上,避免了人工噴灑折斷玉米帶來的損失。
在我市,像趙振東一樣購置先進農機具的合作社和農戶越來越多,而土地托管服務種類和范圍也在進一步增長。這得益于我市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的有效施行。
據了解,自2018年開始,我市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2018-2019年,共發放補貼資金6273萬元,補貼機具2747臺(套),受益農戶達1739戶;今年1-9月份,我市發放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3040萬元。“在發揮農機具購置補貼杠桿激勵的同時,我們還充分發揮農事合作組織、新型主體、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并根據農時需要,定期組織新型農機現場推廣會,推動農機新設備、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物聯網智控顯身手
在店埠鎮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高標準玻璃溫室內,“90后”于隨飛正在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控系統培育照料500萬株種苗。
“大棚內的溫度、濕度以及噴灌等所有信息數據都會匯集到這個系統中,并自動調節至合適區間,實現對種苗的智能化管理。” 種苗花卉繁育中心經理于隨飛介紹說,在這個4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玻璃溫室中,已經完全實現流水線化操作、管理,成苗率和壯苗率大幅提高。
“之前人力育苗,一個人一天能育100盤種苗,現在機器一個小時就能育700多盤。”于隨飛說道,如果沒有這套物聯網智能化管理系統的幫助,這500萬株西蘭花培育照料則需要40多個傳統人力才能完成;而使用智能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育苗效率,同時種苗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隨著農業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農業生產將越來越智能,越來越高效。”于隨飛信心十足地說。
大數據服務最便捷
站在電子屏幕前,輕點鼠標,萊西整個農業產業的“畫像”就能呈現在眼前;帶上VR眼鏡,萊西的最美鄉村圖景直接躍入眼簾;手機掃描二維碼,與萊西農業發展相關的資訊盡在掌握……在萊西農業大數據中心800平方米的空間里,用數據連接的萊西1500多平方公里的農業圖景,盡收眼底。
隨著智慧農業時代到來,我市在農業信息化、現代化領域布下了“先手棋”。2017年,與國內領先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布瑞克農信集團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建設萊西農業大數據平臺,為現代農業發展賦能。
據介紹,萊西農業大數據中心共分為智慧農業發展成就展廳、農業大數據創新成果展廳、區塊鏈+農業創新成果展廳、農產品電商建設成果展廳等4個區域,分別展示我市具有代表性的美麗鄉村建設全貌、重點產業及農產品進出口業務、萊西特色農業產業與全國對比、競爭力分析、農產品電商大數據應用成果等。無論政府管理者、涉農企業,還是普通農戶,只要利用這個大數據平臺,就可獲得關于萊西農業想要的“答案”。 李煥青
責任編輯 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