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日訊 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首次開展“學員大講堂”。近日,“學員大講堂”開啟第一期第一課,體悟實訓隊員們濟濟一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所感所學所悟凝聚到講堂上,推動共享共勉、集思廣益,放大深圳體悟收獲,力求學有成果。
“學員大講堂”第一課由體悟實訓隊第一、二組共同承辦,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楊博、袁元分別就《創業投資與引導基金》和《淺談青島市重點項目》進行了分享。“創業投資是從資源匯聚到價值發現再到持續賦能的過程,從深圳發展的經驗來看,引導基金興,則創業投資興。創業投資興,則四新經濟興。” 楊博說,深圳在基金數量和規模上分別是青島的15倍和16倍,青島應進一步打造最優的創投風投生態,厚植企業發展的土壤。

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開展“學員大講堂”。

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楊博。
袁元介紹了青島市重點項目情況,她通過對青深兩市項目情況的對比,提出了優化項目結構、加強項目招引儲備、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建議。“投資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好不好關鍵在項目。從2020年數據來看,萬元GDP綜合能耗青島是深圳的1.5倍。也就是說獲得同樣的經濟效益,我們卻要付出更多的資源代價。青島應聚焦'四新經濟',錨定頭部企業,按'產業地圖'開展精準招商、延鏈招商,各區市錯位協同發展,形成產業發展合力,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袁元說。

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袁元。
分組交流讓體悟實訓隊員們在基金和項目領域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青島和深圳的差距,也有了進一步思考和學習的著力點。在個人發言環節,陳海東、楊德志等6名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先后登臺發言交流。“能夠被隨機選中,非常意外,也非常幸運。” 楊德志分享說,青島的郵輪母港已經建成多年,但時至今日還沒有一艘正規的郵輪以此為母港。他正與招商局維京郵輪公司交流,統籌研究改進舉措,尋求未來突破。“在產業發展上深圳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其中之一是深圳對企業政策承諾的延續性。” 體悟實訓干部劉海生說,深圳對企業的承諾一般會保持連續性、持續性,不會因人員變動、環境變化等內外因素的改變而隨意改變,這種誠信是政府與企業建立和諧關系的基礎。

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楊德志。
據介紹,青島市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還將開展“企業家大講堂”,從體悟實訓單位和青深企業家聯誼會等各方面利用企業家資源,發揮企業家市場主體、創新主體等作用,搭建企業家與實訓隊員交流學習的平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李勛祥 文/圖)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