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2020中日韓工程技術大會在煙臺開發區開幕。來自中、日、韓三國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精細化工等領域百余位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交流探討熱門領域話題,推動成果推廣及產業技術創新合作。
高端人才聚集
搭建“專家學者庫”平臺
中日韓工程技術大會是山東省科協主辦的高端國際學術交流會議,之前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大會落戶煙臺意義深遠。 “我們有意向打造國際技術交流中心,把更多的國際合作資源導入到煙臺,助力煙臺成為中日韓合作的創新合作的橋頭堡。”中國國際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秦久怡表示,在煙臺舉辦大會,搭建中日韓三國間工程技術以及創新合作平臺,對三國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啟蒙思維,推動合作,促進成果轉化,助力創新、促進共贏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次大會以“攜手中日韓,擁抱自貿區”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現場+網絡直播”的方式舉行。設開幕式、主論壇、平行論壇三個階段。主論壇開放超過70位中日韓三國相關領域專家為大會專門錄制的講座視頻,發布得到授權的140余名中日韓三國相關領域與煙臺市有合作意愿的專家資料,包括其學術背景、研究領域、主要成果等具體信息,供參會人員在官方網站點擊收看。這其中包括博士以上學歷86人,博士生導師32人、企業高管45人、煙臺市域外專家占比達到76%,形成了覆蓋面廣、時效性長、專業性高的高端人才聚集體系,以實現穿針引線、修路搭橋,推動煙臺人才引進、產研對接、產業升級的作用。
結合煙臺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向,大會設有四個專題的平行論壇,涵蓋高端裝備制造、電子與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海工裝備四方面內容。同時,大會還組織專場座談會,邀請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負責人、山東省科協領導,與煙臺市直相關單位、開發區、高新區管委及部分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座談,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
自貿區接檔“科技+”
助推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中日韓工程技術大會能夠促進日韓對我市的技術轉移與協同創新,促進工程高端人才國際化合作,最大程度結合煙臺海工裝備等先進制造、核電、生物制藥、高端化工等領域開展針對性研討,為促進我市八大產業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睙熍_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陳海濤表示,適逢煙臺獲批國家級自貿試驗區,在此舉辦2020年中日韓工程技術大會,將有效助力煙臺“雙招雙引”工作開展和新舊動能轉換,對提升煙臺市的國際影響力產生積極作用。
為突出本次大會主題,展示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優勢,大會專門設置推介板塊,由煙臺市開發區進行自貿區推介,讓與會嘉賓更深入更直觀地了解煙臺自貿區產業發展情況。據了解,煙臺自貿區自去年成立到現在一年的時間,相繼推出中日韓跨國審批等二十三項創新成果,新增市場主體七千八百多家,中韓科創孵化基地、日本夏普8k 超清產業研究院、中日合作交流中心等一批優質項目先后入主自貿區,中日韓合作活力十足。
本次會議共實現四個簽約,分別是榮泰投資控股株式會社與煙臺力合國際先進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簽約、新動能(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分別與在韓山東同胞聯合會和中韓技術交流協會簽約、煙臺高新區海智基地與常春藤創業聯盟簽約、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開發區管委與煙臺市科協三方簽約。其中,常春藤創業聯盟將針對海洋生物與醫藥、航空航天科技、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為海智基地柔性引進海外高層次領軍人才及海外優秀項目合作,在人才培養與交流、技術研發與合作、資本服務對接、企業國際市場拓展、離岸創新孵等,推動海智基地建設、助力煙臺高新區作為“人才特區”在煙臺市發展中的帶動、引領和示范作用。(YMG全媒體記者 賴皓陽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