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4日訊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日在北京隆重舉行,共授予275個項目(人物)國家科學技術獎。青島市共12個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西海岸新區獨占7項,其中技術發明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5項。在全市12個獲獎項目中,青島市共主持完成3項,其中西海岸新區獨占2項。
海洋成為新區獲獎項目的最亮底色。其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孫寶江團隊主持完成的“海洋深水鉆探井控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首創了基于井底壓力精準預測的“動態壓井鉆進”井控技術,大幅提高了井筒壓力預測精度,極大縮短了鉆井周期,在國內外深水油氣田得到廣泛應用,獲技術發明二等獎。
新區參與的獲獎項目在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表現也十分出色。其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田原宇團隊牽頭完成的“典型農林廢棄物快速熱解創制腐植酸環境材料及其應用”項目,通過對基礎研究、工藝、設備以及產品進行創新,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快速熱解裝置,引領生物質快速熱解技術的發展,獲技術發明二等獎。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建筑熱環境理論及其綠色營造關鍵技術”項目獲科技進步二等獎。
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提升,獲獎項目中,有3項由新區本土企業參與。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解決了大型煤間接液化“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獲科技進步一等獎。青島清原抗性雜草防治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糧食作物主要雜草抗藥性治理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攻克了國內外惡性/抗性雜草防治共性難題,獲科技進步二等獎。
此外,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作為第二完成單位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分別為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操應長教授參與完成的“斷陷盆地油氣精細勘探理論技術及示范應用-以濟陽坳陷為例”以及石油工程學院馮其紅教授參與完成的“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關鍵工程技術與工業化應用”項目。(王雪 張莉莉)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