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8日訊 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生態環境分局通過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發現,該區某海產品加工企業COD、氨氮等污染物的檢測數據長期處于同一狀態且遠低于標準值,屬于數據異常,涉嫌自動檢測數據弄虛作假。
針對該線索,區生態環境分局會同黃島公安分局對該公司開展突擊檢查,發現該企業將自動監控設施取水口放置特定水桶內,導致無法正確采樣。經檢測,該企業排放污水COD濃度和氨氮濃度是自動監控數據的幾十倍,超出排放標準。對此,生態環境分局立即對該企業“通過自動檢測數據弄虛作假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并根據相關規定將該企業移交至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為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和公檢法機關職能作用,構建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無縫銜接體系,形成依法懲治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強大合力,近日,根據省生態環境廳、公安廳、檢察院、法院《關于加強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要求,青島西海岸新區生態環境分局會同黃島公安分局、開發區公安分局、區人民檢察院、區人民法院召開生態環境領域執法聯勤聯動工作會議,就落實四部門意見建立新區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四項”機制進行探討,確定將查辦非法收集、處置危險廢物及涉水、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環境違法行為作為重點,通過開展夜查、突擊檢查等一系列行動,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形成高壓震懾。
根據會議部署,四部門將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建立所隊聯動制度,生態環境執法中隊與轄區派出所建立溝通交流機制,確保快速反映、響應及時;建立“線索移交”與“案件移送”制度,不斷規范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案件的移送、受理、監督等程序,提高案件查辦質量;建立重大案件會商、督辦制度,規范統一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尺度和標準,明確重大案件分工,快速處理案情復雜、社會影響力大的案件,嚴厲打擊各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
會后,區生態環境分局由執法大隊、監測中心、宣教科和在線設施專家組成行動小組,聯合黃島公安分局迅速開展聯勤聯動突擊執法夜查行動。目前,已開展兩輪行動,共出動人員28人次,車輛8臺次,檢查企業6家,發現并整改環境問題13個,對2家“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和“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李杰 郭加凱)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