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盼望著 ,盼望著,“雙11”它來了
從10月20日開啟的第一波直播預售
到11月9日結束的喵糖戰斗
被這個又x又長的“戰線”搞得身心疲憊的感覺,誰懂?

終于,在這個夜晚,我們迎來了“決戰”
只待時機成熟,便快刀斬亂麻付尾款

然后
漫漫黑夜,錢包空空
本該過節的你依舊孤獨寂寞冷

是的
你是否記得“雙11”還是廣大“單身汪”的節日
這個名叫“光棍節”的日子
為的是讓單身的人,同樣值得擁有一個快樂溫暖的紀念日
只不過,前浪的“單身日”逐漸被后浪的“購物節”拍死在沙灘了......

千百年來(夸張了)
“單身汪”苦無組織無節日久矣
于是乎,世界單身同胞們都站出來,創建了自己的節日

在美國,每年9月的第三周是“全國單身周”
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由俄亥俄州的單身聯盟發起,用來慶祝單身的單身生活
周啊......周啊......周啊......

韓國民間將每年的4月14日定為“黑色情人節”
那些在2月14日和3月14日沒送出或得到禮物的“光棍們”
在這一天穿著從頭到腳一身黑,喝著無添加的黑咖啡,吃著黑色炸醬面
彼此安慰慶祝他們的單身生活

法國、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將單身節稱之為“單身者留意日”
有的選在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有的選在前一天或后一天,被稱為“反情人節”
這些單身者們聚在一起,會大談特談單身的好處
其實是在隱晦地告訴那些情侶們:
請適度秀恩愛!
來自“單身狗”們的“復仇”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澳大利亞把“單身節”設置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就在每年的9月17日
澳大利亞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少女多
女人們大多從小受高等教育長大,有一定的事業野心,無心顧及情感生活
而男士呢,又大多想找年輕但無需高等學歷的女人
就這樣澳大利亞的男男女女錯過了一個世紀

當然也有把“光棍節”過成“情人節”的
那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的——霓虹國
因為日本人覺得“11.11”這對數字看上去成雙成對

見過各色各樣的單身節日
我們再來聊聊節日設置的本質——單身
民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單身成年人口已高達2.6億

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單身人口比例。數據來源:中國統計網
尼爾森2020年發布的《中國單身經濟報告》顯示
42%的單身消費者為“悅己”而消費,高于非單身消費者
這波國內單身群體自帶的消費力真滴強
看來“雙11”演變成大型的購物狂節也不無道理

除了拉動經濟
“單身汪”自身競爭力也是杠杠滴
據央視財經《美好生活大調查》報道
2020年是單身人群的逆襲
職場重壓之下,“單身汪”升職加薪,逆勢而起

圖片來源:《美好生活大調查》截圖
愛情可以沒有
但升職加薪這種“戀愛補償”誰不想要哇!

更有甚者
“單身汪”工作加薪,生活也過得幸福感滿滿
調查顯示
單身人群的幸福感(45.72%)已經逆襲已婚人群(45.70%)

圖片來源:《美好生活大調查》截圖
“周六不上班,一人在家看看書和視頻,吃吃零食,這樣的生活還需要另一半嗎?”
說出當今不少單身年輕人的心聲
這愜意的小日子確實很香!

當溫飽已不是最棘手問題
人們必然對生活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已婚人士不斷釋放婚姻、養娃焦慮
讓相當一部分年輕人不愿離開單身舒適區
害怕從“高配”的單身,跌入“低配”的婚姻

當然,這不意味著“單身汪”對戀愛的抗拒
可遇到“確認過眼神”哪有這么容易

我們在相親里摸爬滾打
也在爸媽的“威逼利誘”催婚局中斗智斗勇
觀海雜話鋪 | 我逃父母追,在催婚與反催婚之間,我們都“插翅難飛”
折騰來折騰去
人沒找對,心累半截

最后拍腦門一想:
得,還是上網沖浪“代替滿足”吧

互聯網大數據精準捕捉了“單身汪”的“代餐”需求
從幾男幾女入住小屋的新形式相親
到結婚夫婦的撒狗糧日記
再到分手情侶的換乘戀愛
甚至還有離婚夫婦的復合治愈旅行
......
“戀愛代餐”遍地是
只要開“嗑”,便能體會戀愛滋味
單身的“愛情嗑學家”一樣高貴

觀海君覺得,單身也是一種積極的狀態
單身人群的自我意識在生活中愈發凸顯
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提出更高要求
在尋找幸福的路上
“單身汪”們不將就、不妥協、不氣餒
秉持這股精神氣,愈挫愈勇

在這個即將到來的“雙11”
觀海君希望大家買買買得順心
也祝福單身的小伙伴
在屬于自己的節日里度過快樂的一天!

觀海新聞綜合自央視財經、半月談、知乎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