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企業融資再次實現從0到1的突破。
11月5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發行青島首支優質企業債,該企業債發行規模18億元,期限為10(3+3+3+1)年期,票面利率3.45%,認購倍數3.8倍,創山東省2021年同期限企業債發行利率最低記錄,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補充企業營運資金,以進一步提升企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無論對一直孜孜以求于暢通金融活水,優化企業融資結構的青島金融業而言,還是對正處于踏入發展新征程的西海岸海洋控股集團而言,這支優質企業債券的成功發行都可稱得上意味深長。
企業債是由國家發改委進行注冊管理的債券品種,近兩年多來,雖然債券市場違約事件頻發,全國信用債監管、注冊、發行趨緊,但企業債作為公司信用類債券中期限較長、違約率最低的債券品種,擴容顯著,而優質企業債作為企業債中的“優等生”,更為債券市場所追捧。
當下,越來越多的城市發力直接融資,充分利用好企業債券,進一步加大直接融資是重中之重。通過發行各類企業債券,可以引導長期資金投向重大投資項目,保障項目建設、積極改善民生。從這一點而言,第一支優質企業債券的成功發行,為青島企業,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海控樣本”。
青島第一支優質企業債券花落海控集團,體現了投資市場對青島市及西海岸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充分認可,進一步提升海控集團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將有力推動西海岸新區重大戰略項目落地實施。

優質企業債潮起
優質企業債券是國家發改委為支持信用優良、經營穩健、對經濟轉型升級或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優質企業設立的特殊債券品種,主體信用等級AAA、主要經營財務指標應處于行業或區域領先地位的企業方滿足基本注入條件。
在業內人士看來,托底實體經濟是優質企業債的最大特色,也正因如此,與普通企業債不同,優質企業債募投項目采用“正負面清單”管理,“正面清單”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聚焦企業經營主業。“負面清單”則明確了嚴格的債券資金禁止投向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將募集資金用于房地產投資和過剩產能投資等。
“優質企業債的這些特點都有助于引導債券資金流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實體經濟。鼓勵優質企業將企業債券募集資金用于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發行主體的企業而言,優質企業債由于審核效率加快,可以進一步打通“投融資”環節,精準對接企業融資和用資的實際需求,助力優質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曉曙告訴記者。
鼓勵大型國有企業發行優質企業債券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共同行動,尤其是今年以來,國內債券市場利率跟隨基本面趨勢性小幅下行,債券打破市場年初以來一致性的悲觀預期,走出牛市行情。
今年1至9月,浙江省共發行企業債 70 支,募集資金669.7億元,發行數量和規模均為全國各省(區、市)第1位,積極推薦省內企業申請發行優質企業債成為其中一大亮點。截至目前,浙江累計獲批優質企業債10支,僅2021年新增3支,獲批規模合計808億元,其中已發行規模156億元。7月,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發行10億元優質企業債,發行利率3.88%,創今年以來全國純10年期債券利率新低,顯示了投資者對浙江區域的投資信心。
目光回至我省,據統計,目前山東省AAA級企業發行優質企業債共獲批4支,分別為兗礦集團、濟南城建、齊魯交通、山東高速。近半年,山東2個主體發行4支企業債,合計發行金額70億元,5年期、10年期平均發行價格分別為3.97%、4.43%。

“第一單”緣于 “硬核”實力
優質企業債券對于企業篩選的各項指標標準均較高,地方國企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也因如此,優質企業債券的注冊發行競爭之激烈不言而喻,實力“硬核”成為關鍵指標。
獲準發行青島優質企業債券“第一單”讓海控集團迎來“高光時刻”,對此,海控集團負責人表示,“優質企業債券對轉型升級具有引領作用,本次發行成功增強了金融機構投資人對青島區域債券市場信心,將有力提升區域信用水平,同時更是國家對青島市和青島西海岸新區國有企業市場化運營成果的充分肯定”。
海控集團是直屬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的國有資本控股集團,注冊資本50億元,AAA主體信用評級,主要從事投資管理、資產運營、股權管理及資本運作、基金管理等業務。截至2021年9月底,資產總額約1100億元,一級控股子公司15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
海控集團立足服務“青島科技創新”、“新區經略海洋”等發展戰略,聚焦資本運作和產業培育,構建“金融服務+園區開發+產業投資”商業模式,打造“金融服務產業、新興科技產業、海洋文旅與高端服務產業”三大產業集群,通過金控公司、基金公司、保理公司、科創公司,參與設立融資再擔保公司,為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依托“直接投資+基金群投資”,打造先進制造、光電半導體、海洋生物醫藥、新能源環保四條產業鏈,同步高起點建設高品質產業園區,為產業發展搭建廣闊平臺;實施“上市公司+”戰略,成功控股上市公司萬馬股份,實現新區國資實控主板上市企業“零突破”;積極參股并助推華大智造、上達電子、中加特、中科華聯等優質企業IPO。
截至今年10月,海控集團共完成投資項目共41個,總投資135億元,其中投資超過1億元的項目有28個。今年年初與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集團合資成立青島魯威新能源公司,率先引進外資1.02億美元,實現新區外資引進“開門紅”。今年10月,與京東方集團共同投資近百億元的青島京東方顯示端口器件生產基地迅速開工,建設全球最大的移動顯示模組單體工廠,徹底打破山東省顯示面板領域缺少龍頭項目支撐的局面。積極發揮資本力量促進“雙招雙引”,參與投資運營“資本國際客廳”,匯聚全國金融資本力量,借助資本力量篩選、引入優質項目落地青島和西海岸新區,打造成為國內創新的資本招商平臺。
2021年,海控集團成功入選“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據悉,海控集團正在沖刺中國企業500強。

讓更多長期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對海控集團而言,降低融資成本,改善融資結構是此次優質企業債券發行帶給企業的最大“利好”。
“按照集團目前財務狀況,成功發行優質企業債,發行價格只要在3.9%以內,就低于企業當前平均融資成本,也低于集團前期私募公司債發行價格,將加快降低集團綜合融資成本。”海控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僅是降低融資成本,發行融資期限較長的優質企業債,增加長期融資資金規模,調整置換部分短期融資資金,可以提升融資期限與投資期限契合度,改善企業的融資結構。同時,優質企業債資金用途較為靈活,可以用于募投項目、補流或償還各融資產品資金。
據悉,本期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補充企業營運資金,將優化債券融資服務,進一步推動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
成功發行青島第一單優質企業債券,是海控集團通過市場化資本化運作,暢通金融活水,服務西海岸新區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
截至目前,海控集團共發起和參與16支基金,認繳金額近54億元,同時積極推動集團參與的基金返投西海岸新區,有效帶動社會資本約300億投資新區,投資項目都是基金推薦領域內優質企業,涉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環保、供應鏈金融等新區重點產業鏈,為新區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今年以來,除青島第一單優質企業債券外,海控集團還先后成功發行9億元短期融資券、10億元可續期公司債、7.5億元定向債務融資工具(山東省首單權益出資型票據)、15億元第二期公募可續期公司債券。截至目前,集團本部直接融資占比達76%,平均融資成本4.28%,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下一步,海控集團將進一步穩定提升融資能力,合理配置融資產品,持續優化融資結構,滿足集團投資及日常經營資金需求,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布局更多的產業集群、引入更多的產業項目打開無限想像空間,也必將進一步推動青島經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海控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軍)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