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2日訊 精心打造的紅色廣場休閑又愜意、家門口的便民坊串起生活“微幸福”、“政協之家”匯起民生百計……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南區云南路街道云南路社區黨委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紅色力量,辦好民生實事,跑出家園宜居加速度,讓文化馨香溢滿社區。
“黨建紅”點亮生活“微幸福”
作為青島涉及居民最多、拆遷面積最大的舊城改造項目,云南路片區由昔日連片的破舊住房拔地而起鱗次櫛比的高樓。從“蝸居”到宜居,蝶變的云南路小區承載著居民們對生活的美好期盼,這也蘊含著云南路社區黨委正努力為居民辦實事的決心。
漫步在云南路小區,林立的高樓間,一處賞心又悅目的廣場出現在眼前。盛放的各色菊花間,老人們圍坐在長廊上話著家常。順著灑下的冬日暖陽,紅色地標“星心”之源通過光影與視覺角度差,圖案在“黨徽”和“五角星”之間變換。有著靚麗景觀的“連心橋”還展示著24字核心價值觀。
就在不遠處,小區的宣傳欄上還布置了一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講文明樹新風等主題文化墻,通過漫畫、順口溜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向上向善的社會主義道德新風尚深入人心。
在小區里,還有一道景觀墻格外吸睛,萬年青照相館、汶上路糧店、金城影院等帶著老西鎮印記的建筑用手繪的方式一一呈現在墻面。云南路社區黨委書記李濤介紹,這處文化墻是特意留下的西鎮記憶,由社區“政協之家”的政協委員特意手繪設計圖,然后由藝術專業的學生進行墻繪。
黨建引領文化,文化助推黨建。李濤介紹,云南路社區積極探索“黨建+文化”的融合,著力建設一個融合黨建文化的廣場,作為黨建文化陣地,進一步凸顯黨建在城市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更好地打造區域黨建文化品牌。
“政協之家”匯起民生百計
眼下,盡管寒潮來襲,一份份熱騰騰的餃子為老人們送來融融暖意。原來,在這處由云南路社區專為小區居民打造的社區食堂里,工作人員正忙著將剛出鍋的餃子盛放在保溫盒里,然后由“云馨”志愿者送到社區的孤寡老人家里。
說起“云馨”志愿者,小區居民都不陌生。這是一支由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的隊伍,無論是疫情防控一線,還是樓院環境整治,這一抹“志愿紅”總會讓大家感覺到安心、暖心。
為了讓這個品牌深入人心,云南路社區在打造黨建文化陣地時,請來社區“政協之家”的政協委員們助力。捐贈景觀石、邀書法名家題詞,在政協委員積極出謀劃策的支持下,“云馨”穩穩矗立在小區里,也成為這里的一份子。
在辦實事的進程中,如何讓更貼近民情、民意?云南路社區“政協之家”是暢通民意的一個渠道。
“這里定期有政協委員輪流在社區傾聽群眾心聲。”李濤介紹,政協委員在發揮履職盡責建言獻策作用的同時,能更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幫助積極推進實事進度。
在云南路小區,使用十多年、時常鬧“罷工”的電梯一直是不少居民的煩心事。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恰好青島市出臺老舊電梯更新政策,云南路社區和“政協之家”委員們相互配合,一起征集居民意見。目前,部分試點樓座的電梯更新已經進入招標階段。
一件件實事、一幕幕暖景……云南路社區正由黨建引領繡出居民美好生活圖景,舊改小區變身宜居家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