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1月12日
地點: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海拔3860米)
天氣: 18℃/-6℃ 晴
今天,是一個離別的日子。
從5月中旬青島市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到達,到現在的11月中旬,來自青島市市立醫院、第三人民醫院、膠州中心醫院的6名白衣天使已經在日喀則工作了正好半年。半年中,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于我個人而言,甚至可以稱之為“生死之交”。

我和醫療隊員們一起工作。
今天,桑珠孜區、青島第九批援藏組一起為青島市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送行,桑珠孜區政府區長普瓊,青島援藏組副領隊、桑珠孜區委常委、副區長王成君,桑珠孜區政府常務副區長石鏡明一起向援藏醫療隊員們頒發了榮譽證書和錦旗,授予6名醫療隊員“桑珠孜區優秀三級對口幫扶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在青島對口的桑珠孜區人民醫院,醫療隊員們開展了臨床醫技科室建設、合理改善醫療管理質量、線上視頻教學、青桑兩地連線手術現場直播等工作,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下疝氣無張力修補術、新型動脈采血操作、兒科氣管插管技術、新生兒窒息復蘇等新技術新方法,延續去年青島援藏發起的“山海情·紅馬甲”醫療志愿者服務隊下鄉義診工作,半年來,新一批紅馬甲服務隊累計下鄉及幼兒園義診多次,義診5000余人次,篩查出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嚴重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及失聰兒童等高原特色病共計100余人,經過綜合評估最終篩選出10余名符合手術指征的患者到青島成功免費手術。醫療隊員們開展的工作很多,一篇日記很難全面說完,就在這里簡單說說每個人吧。

援藏醫療隊接受表彰和錦旗。
劉璞,青島市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隊長,市立醫院東院普外科住院總醫師、主治醫師,我得闌尾炎時的主刀大夫。作為隊長,劉璞積極聯絡院方采購手術新設備,并在外科接連成功開展了腹腔鏡微創腹部外科手術。半年來,桑珠孜區人民醫院腹腔鏡微創手術技術水平、團隊配合和多學科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了顯著提升,標志著桑珠孜區外科治療全面進入了微創新時代,讓藏族同胞們充分體會到微創帶來的好處和便利。

劉璞
王立敏,市立醫院本部兒科醫生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在桑珠孜區人民醫院,王立敏經常帶領轉崗培訓醫師補缺空崗,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即便是休息日,科室有危重病人搶救或人手不夠時也是隨叫隨到,任勞任怨。半年來共診療患兒700余人次,會診150余人次,憑借精湛的技術成功救治兒童危重患兒多例,包括驚厥持續狀態1例,嬰兒重癥腹瀉伴重度等滲性脫水、電解質紊亂、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肺炎合并心衰2例,受到了患兒家屬的真摯感謝及科室醫護人員的好評。

王立敏
劉宗濤,三醫檢驗科副主任,醫學博士。在桑珠孜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劉宗濤博士幫助當地同事工作的同時發現,實驗室的血沉儀非常原始,于是向援藏領導報告,最終幫助醫院購置了一臺新的機器并教會大家正確使用,使得醫院檢驗科效率大大提高。在多次下鄉義診的過程中,劉宗濤發現青少年失聰情況不少,分別向青島援藏、區衛健委及三醫匯報后開始幫助失聰兒童,在篩查后帶領3名失聰少年到青島三醫進行了免費手術,讓他們在青島聽到了大海的聲音。

劉宗濤
高緒敏,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脊柱創傷外科主治醫師,分配到桑珠孜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急診科作為醫院的第一道防線,不僅承擔著各種危急重癥的救治,同時還負責轄區內所有中小學生及各行業工作人員的健康體檢工作。半年中,高緒敏累計完成超過5000人次的健康體檢工作,在篩查高原特色病 并到青島免費手術的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高緒敏
王秋,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大內科護士長,非常熱情的一名大姐。王秋到醫院后接替護理部主任的工作,每月都會召開桑珠孜區人民醫院護士長例會,規范了護士長手冊的記錄與考核,對各科護士長制訂出的年計劃、季安排、月重點進行督促實施,還讓護士長們對每月的工作做出小結,以利于總結經驗及下步工作的開展。此外,她還指導護士長們制定了符合本專業、切實可行的理論與操作培訓,王秋每月到科室考核護士以監督實施。半年來,當地醫院護理工作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王秋
韓月欣,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科主管護師。針對桑珠孜區人民醫院的實際情況, 韓月欣做了許多建設性的工作。她對院感科原有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并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制定了《感控分級管理制度》《感控監測及報告管理制度》《感控標準預防措施執行管理制度》等十項核心制度,制定并不斷完善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導考核細則》《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實行封閉管理實施方案》等制度,用以指導臨床工作。這些制度的設立和完善使醫院在感控制度建設上了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對指導醫務人員落實感控措施提供了依據。

韓月欣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建亮)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