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5日訊 冬季歷來是火災高發期,而且并非只有“大火無情”,“小火”也可亡人。入冬以來,隨著氣溫降低,群眾生活用火用電用油用氣增多,群眾室內活動增多,誘發火災的不安全、不穩定因素和火災風險交織疊加。省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發布通知,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消防監督檢查和宣傳教育力度,強化火災防控措施,堅決預防和遏制“小火亡人”尤其是重特大和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發生。
今年以來,全省居民住宅場所已發生3起較大亡人火災,既暴露出群眾生活用火不慎、消防安全意識不強、逃生自救能力不高等問題,也暴露出火災防控基層基礎不牢固、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存在盲區死角等問題。其中,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是薄弱區域,各地要發動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公安派出所、基層網格力量等開展安全檢查,落實夜間巡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各級各有關部門還要組織對鄉鎮工業園、小微企業、家庭作坊、群租房、“多合一”場所開展安全檢查,重點整治違章搭建、違規操作、違規住人、違規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員工自防自救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針對小單位、小場所、小企業等高風險區域,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織密基層火災防范網絡,從嚴防范火災事故發生。基層公安機關、消防救援機構要建立聯動機制,持續加強居民社區和“九小場所”日常消防監督檢查和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發動居民群眾開展“三清三關”活動(清理廚房、清理陽臺、清理走道和關電源、關燃氣、關門窗),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綜合運用各類宣傳載體,擴大消防安全宣傳教育覆蓋面,提升消防安全整體素質。除指導街道鄉鎮、居(村)民委員會和公安派出所等基層力量,深入居民社區、沿街門店等上門入戶發放消防安全告知書和“明白紙”,還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社會機構對社區居民、九小場所從業人員等開展消防教育培訓,提示場所火災風險和消防管理要求,教授火災報警、滅火器使用、疏散逃生方法,切實提高群眾火災防控意識和基本技能。冬春期間,各地要組織對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社區民警、村居委工作人員、網格員、安保人員、小企業主等重點人群分批分類進行培訓;組織主流媒體集中曝光一批重大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強化社會監督,起到震懾作用,推動隱患整改。
每月,各地應組織轄區社會單位、專職消防隊伍和微型消防站開展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達到“人人會查改火災隱患、人人會撲救初起火災、人人會疏散逃生”的目標。城鎮老舊小區要加快應急救援站建設,盡快實現城鎮老舊小區應急救援站全覆蓋,建設消防安全巡查隊、初起火災撲救隊、消防知識宣傳隊“三隊合一”的基層消防工作主力軍。各級消防救援隊伍要加強對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區域的調研熟悉,強化指揮調度和聯勤聯動,一旦發生火災,第一時間調派力量處置,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各級政府要將冬春火災防控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專題研究部署,督促工作落實。對問題突出、措施不落實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要開展約談教育,實施掛牌督辦;對一時難以整改的,依法停止使用或臨時查封。凡因履職不力、盡職不嚴,導致較大火災責任事發生的,依紀依規依法嚴肅問責。(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