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6日訊 廁所文明是現代文明樂章不可缺少的音符,在第九個“世界廁所日”到來之際,市南區組織開展“十佳公廁”評選和典型宣講活動。對評選出的 30 座“十佳公廁”的管理員進行表揚獎勵。記者從活動中獲悉,市南公廁數量達147 座,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達到每平方公里5 座的上限標準。其中新建、改建公廁全部達到一類標準。

近年來,市南區一直把公廁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民生工程來抓,不斷增加公廁數量,優化公廁布局。始終堅持“一廁—策劃、一廁一文化、一廁一景觀、一廁多功能”的創新建設理念,本著以人為本、惠民利民的原則,著力在公廁規劃、建設和管理上下功夫。“十三五”期間完成新建公廁45 座,升級改造公廁46座,目前轄區公廁數量達147 座,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達到每平方公里5 座的上限標準。
在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組織的2021年青島市城市 “最美公廁”單項獎決賽活動中,市南區湛山寺公廁、小青島公廁、山海關路公廁憑借先進的設計理念,智能化的設施設備和貼心的管理服務分別獲得藝術設計獎、智慧環保獎和便民服務獎。
在公廁數量上滿足的同時,市南逐年提外公廁管理水平和服務品質,新建、改建公廁全部達到一類標準,標配第三衛生間,方便特需人群如廁。增加“城市美容師驛站”、“城市管理景區服務工作站”等功能空間,使“新市民”更有歸屬感。
因需設置“手機加油站”、直飲凈化水及行李架等設施,綜合服務空間大幅提升。充分利用內部空間,打造以青島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墻,讓公廁不僅成為人們的方便之處,更成為這座城市一張靚麗的名片。部分公廁創新采用全透明的玻璃屋頂,既達到自然采光明亮通透的作用,又實現綠色環保建設理念。公廁內安裝新型植物益生菌除臭設備,利用植物因子“吃掉”臭味,從根本上消除公廁異味問題。同時,市南依托公廁建設對街心花園同步進行綠化美化提升,點綴栽種精品花草樹種,按照全域5A級景區標準,打造城市口袋公園精致景觀小品。
市南區城市管理局局長許群表示,市南將圍繞打造建設理念先進、設施設備完善、管理服務到位的標桿公廁為目標,堅持公廁“面子”“里子”兩手抓,“硬設施”與“軟服務”兩手抓,“公共需求”與“民生便利”兩手抓,推動公廁建設管理工作持續走在國內前列。(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文/圖)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