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征安置一位急診老人。
李永征安置一位急診老人。
生命有痛,有你真好。在醫院的急診室,每天要上演不知多少次的悲歡離合。透過急診室,我們可以看到人生百態,明白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堅強。這堅強的背后有一群人在默默扛起責任,為了素味平生的你和我拼盡全力,只因為那無言的生命之托……9月9日,觀海新聞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了海慈醫療集團急診門診主管護師李永征的一天。
上緊弦為生命搶時間
急診護士有多忙?單用語言無法描述,只有真正來到急診室,實地跟訪才能有最直觀的感受。上午8時,李永征開始交接班,觀海新聞記者由此跟拍了他忙碌的一天。
 救護車送來患者。
救護車送來患者。
雖然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但是醫院的預檢分診、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絲毫沒有放松,一直保持著嚴格、嚴謹的工作作風,這一崗位更是24小時不離人。這天,李永征便承擔著預檢分診和流調的任務。當救護車送來急重癥患者時,本來身高馬大的李永征總是沖在第一個,詢問患者的癥狀,立即轉到相應科室就診,并與院前急救的醫護人員進行交接。9時45分,短短兩分鐘,接連兩輛救護車呼嘯著開到了急診門前。面對患者痛苦的表情,李永征的腳步飛快,有條不紊地把患者送到相應科室,并按照規定完成流調。有時急診留觀患者有新情況召喚護士,他趕緊去查看,忙起來的時候常常跑步前進。到了午飯點,李永征的工作還在繼續。吃飯讓步于搶救患者,在急診大家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從下午1時開始,救護車接連送來了三個外傷患者,有的患者傷口很深,還血流不止。觀海新聞記者看得膽戰心驚的場面,李永征十分淡定,他的只想著:快一點,再快一點,趕緊搶救病號。
今年比往年都要忙碌
今年34歲的李永征是一位身經百戰的急診護師,他已經在急診工作了整整八個年頭。今年和往年相比,急診工作更忙碌了,每個急診人只要在工作,都要加足馬力。“這些年我已經練就了‘手疾眼快’,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其實就是長眼神。”李永征告訴觀海新聞記者,在急診工作有個重要的任務:隨時處置突發情況。“有時患者的一個動作、吆喝一聲,我們都會立馬上前處置,看看怎么不舒服了,晚班尤其忙,晚飯拖到晚上11點以后吃飯是常有的事。”這些年的鍛煉,讓李永征做任何事情都十分講究效率,操作既要準確又要快還要好。如今,李永征還是護理的帶教老師,把他的一身“技藝”傳授給后來者。李永征還是青島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奮戰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E1樓9層病區,與新冠病毒鏖戰了50多個日日夜夜。有了援鄂的經歷,李永征深刻領悟到了什么事醫者仁心,在急診工作干勁和信心都更足了。
“我沒有大把的時間陪著孩子們好好出去玩,但是工作之余有空閑了,我肯定會陪陪他們。”李永征有兩個可愛的兒子,他自言下班后,陪伴孩子就是最好的解壓方式。 青報全媒體記者 于波 攝影 徐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