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友主任
在我們身邊,家有80歲以上老人,其中很多生活不能自理,病因多是偏癱。我認識一位朋友,她母親85歲,腦血栓后遺癥,飯都需要人喂。他們兄妹三人都要工作,只好一三五、二四六分工,白天、黑夜輪流照顧母親,一照顧就是七八年。這七八年里,他們兄妹三人的生活都受到極大影響,疲憊不堪。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因為卒中而永久致殘。近年來,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是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位原因,約有四分之三的患者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或生活不能自理。海慈醫療集團腦科診療中心神經內科博士、碩士生導師郭瑞友主任說,醫院建立“卒中單元”,可以有效干預腦血管病。
高血壓是卒中危險因素
卒中又稱“腦卒中”或“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腦卒中總數的60%~70%。頸內動脈和椎動脈閉塞和狹窄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較女性多,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較高。
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在我國,73%腦卒中造成的疾病負擔與高血壓有關。 30歲以上者每年應至少測量血壓1次,以及時發現血壓增高。普通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伴糖尿病或蛋白尿腎病的高血壓患者應進一步降低至130/80mmHg,65歲以上老年人可降至150/90mmHg以下。心房顫動患者容易發生腦栓塞,發病風險比健康人高4—5倍,多數患者需要服用抗凝劑。
早期缺血性病變靜脈溶栓
郭瑞友是山東省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青島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他說,發生卒中后,每延遲一分鐘,就要多死亡190萬個腦細胞。所以,盡最大努力提早進行干預,將大大改善病人的預后,降低殘疾率,增加痊愈率。郭瑞友主任開創超早期缺血性腦血管病靜脈溶栓綠色通道,規定了診治流程和工作制度,對所有??漆t生進行相應培訓,實現臨床科室與輔助科室、醫師與護士、急診與病房的良性互動。
缺血性中風患者在急診神經科就可進行超早期靜脈溶栓治療,適合手術治療的卒中患者可以轉入神經介入單元進行動脈溶栓治療、動脈瘤栓塞治療和其他血管內治療。這大大提高了救治效率,也使海慈醫療集團成為國家卒中中心聯盟單位。
床邊進行康復治療
郭瑞友主任從事臨床工作30余年,有著豐富的理論和臨床經驗,特別對腦血管疾病臨床診治有著深入的研究。他說,面對急癥腦缺血的患者,溶栓是目前最先進的治療方式,但完全康復的幾率也只有三分之一。得了腦血栓、腦出血病后,患者最擔心的就是后續的恢復治療,因為那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但是,只要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海慈醫院神經內科從患者術后開始,就融入形式多樣的康復治療,并在我市率先開展腦血管病“卒中單元”治療模式,把早期康復理念融入到對患者的管理中,在病房建立神經康復室,對卒中患者在床邊即進行康復治療,致殘率和死亡率顯著降低。根據“卒中單元”治療模式,每個治療團隊由醫生、護士、康復師、營養師、志愿者等組成,對病人進行綜合干預。
快速識別腦卒中
如何快速識別腦卒中呢?郭瑞友主任介紹,腦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極強的時間依賴性。腦卒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突然發病。一旦一個人清醒時或睡眠后起床時出現口齒不清、口角歪斜、手腳無力麻木等表現,就很可能發生了腦卒中。有專家制定了一種快速識別腦卒中的方法,即“中風120”,是適用于國人的迅速識別腦卒中和即刻行動的措施:“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2”代表“查兩只手臂是否有單側無力”;“0”代表“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如果通過這三步觀察懷疑患者是中風,應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國際公認的缺血性腦卒中有效救治時間是:在發病4.5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治療。(青報全媒體記者 張麗玲)
責任編輯 高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