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4日訊 “我家住市北浮山后,以前每天開車到高新區火炬路上班,走環灣至少得50分鐘,而且還經常面臨堵車的焦慮。華中路開通以后,35分鐘就到了,一個來回就節省了30分鐘,堵車的情況也減少了。”近日,市民王先生看著暢通無阻的華中路感慨道,“如今,站在天橋上俯視橋下的華中路,車輛有序從這里通過,道路環境暢通無阻。”

通勤問題是工作生活在高新區的市民關心的一件大事。華中路南起跨海大橋紅島南出口,北至城陽區正陽路,是貫穿青島高新區南北的重要道路,更是連接青島東岸城區和北岸城區,串聯青島高新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兩大功能區,通達青島主城區的交通“大動脈”,而就在今年6月份以前,這還是一條困擾區域10年的“斷頭路”。
青島高新區將完善區域交通路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加強與市、區各級相關部門溝通對接,最終多方合作合力攻堅克難,破解了方案、資金、拆遷三大難題,終于攻下了這個山頭,今年6月30日華中路正式通車,一年間變身為一條雙向六車道的城市主干道,成為連接高新區與其他區市的一條重要道路,為完善區域交通路網發揮重要作用。
但華中路貫通后,道路人流量、車輛量激增,給附近青島中學師生及行人安全帶來諸多隱患,家長和附近居民熱切盼望交通安全問題的解決。在青島高新區建設部、青島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高新分局、城陽區公路局、高新區交警大隊等部門及建設單位的通力配合下,項目建設爭分奪秒地推進,僅用了100天的時間,便架起了一座功能完善合理、理念創新領先、外觀時尚現代的人行過街天橋,不僅保障了青島中學、青島實驗學校師生家長及過往行人的過街安全,而且“海上日出”的獨特建筑風格,使之成為高新區新的“網紅打卡地”。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命脈,脈絡通,百業興。對青島高新區而言,暢達的交通是強化其區位優勢,助力膠州灣北岸城區全面起勢的前提。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青島高新區多措并舉,全力攻堅,持續加大工作力度,今年以來,先后破解了一批遺留問題和瓶頸性難題。華東路南段、華貫路南段陸續貫通,高新區東片區南北方向重要通道全部打通;豐源路、泰通路、泰真路等道路貫通,進一步優化了中歐國際城片區的交通路網;崇賢路、崇本路、新民路等道路貫通,解決了中片區住宅小區及學校周邊的出行問題;崇達路、崇本路的貫通實現了招商青島網谷片區的道路全覆蓋;豐蔚路的貫通完善了山大中美產業園的周邊路網配套體系。
據統計,青島高新區已先后打通斷頭路13條、約20公里,城市功能和形象不斷提升。此外,雙元路雙積路節點立交于2020年12月24日建成啟用,地鐵8號線也于去年年底啟用。結合地鐵8號線的啟用,高新區超前規劃建設了停車場、優化了9條公交線路、新增2條擺渡線路,讓園區正式進入主城區“半小時”生活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劉文研)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