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這“一公里”正是社會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破解社會治理難題,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
為激發街道發展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近年來,濱海街道以黨建為引領,強化基層首創意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服務”,精心打造濱?!昂椭C大院”,并逐步探索出一套社會治理“濱海模式”。“和諧大院”自2019年1月1日正式啟用以來,各項工作制度完備,各類服務流程順暢,為民辦事作用發揮良好,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
把握問題導向
為基層治理“提速”
“以前幫大伙兒辦理養老保險業務,樓上樓下跑好幾趟,一天下來腰酸背疼,現在一個窗口就辦好了,而且特別快,真是太方便了!”前幾日,前來“和諧大院”給村民代辦養老保險業務的峽溝村記賬員孫學岐只用了10分鐘就辦完了全部手續,比起之前要花掉一兩個小時來說,效率提升不止一點點。
“我們始終秉承‘進了一個院,就是一家人’的理念,以空間集聚、職能整合為核心,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智能化建設水平?!睘I海街道社會治理中心主任翟利鵬向記者介紹,“和諧大院”是一個總面積2500平方米的綜合服務場所,其中便民服務大廳占300余平方米?!昂椭C大院”整合街道民政、勞動保障、衛健、國土、公共法律服務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200余個服務項目,并全面推行“幫辦代辦”、微信代辦等服務,自啟用以來累計辦理業務30余萬件,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同時,濱海街道成立了由黨工委書記為主任的基層治理工作委員會,定期研究部署,全面統籌領導,專設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牽頭抓總,打破部門壁壘,整合公安、安監、城管、綜合執法、社區等部門,用好做實聯勤聯動機制,切實發揮聯勤聯動在重大活動維穩、疑難問題化解等重點工作中的作用。
此外,為推動社會治理全面“觸網”,濱海街道還研發了“治聯濱?!敝悄芑脚_,把公眾投訴、信息上報等統一在平臺進行流轉,實現多渠道受理訴求、多維度分析預警、全流程記錄辦理、全過程督辦提效?!霸撈脚_對接三維地圖,實現以房管人、以圖管監控、重點人員一鍵定位等功能,使信息管理更直觀、更形象。截至目前,該平臺已受理各類問題建議10315件,有效辦結9886件,辦結率達95%,群眾回訪滿意率達94%?!钡岳i說道。
聚焦民心所向
為基層治理“導航”
不久前,海崖社區網格員李雪在巡查至社區22號樓時,發現一處暖氣管道破損造成道路積水,李雪立即將此事上報至網格組團化工作群。物業及社區工作人員看到消息后立即趕到現場查看并緊急處置,同時聯系供熱公司進行進一步處理,圓滿解決了管道破損問題。
“每當發現問題時,能夠現場解決的立即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通過網格組團化工作群將問題上報,與其他部門協商解決?!崩钛└嬖V記者,網格工作已全面“升級”,從以往等群眾上門辦事,到如今每天出門“找事”,網格組團化工作機制打破了基層社區工作人員的業務分工和身份限制,滿足了社區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生活需求,網格員還被居民比喻成專解社區“疑難雜癥”的萬能鑰匙。
除了網格員之外,居民還有另外一道安全屏障,那就是社會治理流動工作站。“2個流動工作站分別在海軍公園、大珠山風景區、六和社區、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等重點場所輪流布設,設定5條巡查路線,每天巡一線,五天巡一遍?!睘I海街道社會治理流動工作站站長丁鵬告訴記者,三年以來,流動工作站不僅為市民游客提供各類服務300余人次、為社區群眾提供服務200余人次,還涌現出流動車司機畢吉運在海軍公園勇救落水老人、在大珠山景區救助受傷游客等先進事跡。
同時,濱海街道在社區建設過程中還積極引導社會組織、高校等多元主體參與到社區服務及社區建設中來。“我們在杻杭村打造了以‘鄉村+高校、項目+基地、線上+線下、服務+品牌’為主的工作模式,以此打造新時代鄉村治理示范村?!睎兒即鍖B毦W格員劉桂偉告訴記者。
此外,該街道還成立了以“濱海義心”為品牌的社會治理聯合會,匯聚港灣學院、青青島、小雨點、曉寧公益、聚大洋藻業、長青集團等40多家企事業單位、高校、社會組織及眾多志愿者,通過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動”,先后開展“濱海義心”治理服務項目30余項,輻射16個社區,直接受益群眾1.8萬余人次。
堅持黨建引領
為基層治理“蓄能”
為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營造和諧穩定的社區環境,近年來,濱海街道堅持黨建引領,把強黨建、優服務放在核心位置,聚焦民情民意主動作為,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我們依托黨建傳習活動室,組織開展了主題黨日、干部論壇、黨員培訓以及‘導師育才、青年成才’等活動百余場,進一步提升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钡岳i告訴記者,街道還突出穩定職能,將信訪、司法、法律服務等部門安排在大院集中辦公,讓群眾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找到解決途徑。
同時,濱海街道堅持把機制創新作為提高信訪工作質量的關鍵來抓,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建設了標準化接訪室,面對眾多“骨頭案”“釘子案”,規范調查程序,嚴明處理依據。2019年以來,街道信訪辦共接收信訪件239件,化解率97%,信訪總量持續下降,整體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另外,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濱海街道持續推進社會心理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的主動預防和矛盾化解作用。
此前,一場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義診活動在“和諧大院”舉行,到場的居民時而聆聽專家的講解,時而與專家歡樂互動,在開心愉悅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實用的心理學知識。“這種心理疏導真的太實用了!我之前因為從來不注意說話的態度和分寸,想說啥就說啥,也不管傷不傷人,與鄰里之間出現了很多矛盾。今天學會了一些解決辦法,特別感謝!”前來“求助”的居民高興地說道。
“我們還會定期聘請專業心理咨詢師在‘和諧大院’坐診,免費為群眾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并通過‘迎進來’‘走出去’‘深下去’等方式,定期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全面提升轄區群眾心理健康水平?!比A寧路社區網格員郭愛華告訴記者,街道還開設了關于社會心理健康體系建設的“青少年周末成長加油站”“七色花成長營”“周二咨詢進社區”等項目,也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張靜 孫雯麗)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