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4日訊 在“雙循環”背景凸顯,各項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當下,積極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是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命題。青島西海岸新區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最高規格成立領導小組,在全省率先設立營商環境辦公室。自今年3月份成立以來,新區聚焦改革攻堅、服務企業、營商評價等,全力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辛安街道工作人員實地解決青島豪雅光電子有限公司廠房樓頂防水鋪設問題。
精準服務 有力保障企業發展
青島金晶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在公司門口安裝交通警示標志及減速帶,相關部門接到轉辦后迅速前往現場與企業進行溝通,經現場勘查企業門口不符合安裝減速帶的條件,決定在該企業西門增加減速標線,北門增加凸面鏡,排除企業存在的安全隱患;
青島海川智能工業有限公司希望尋求一處場地,擴大生產規模,接到區優商辦的轉辦后,辛安街道積極幫助聯系轄區內有閑置用地的其他企業,經過協調,兩家企業最終達成合作意向,在滿足企業用地需求的同時,也實現了土地合理利用;
青島匯東橡塑有限公司希望能給女職工提供文化活動機會,接到區優商辦的轉辦后,區婦聯第一時間聯系企業,在了解到企業職工的具體需求后,將多個精彩活動詳細推送給企業……
今年以來,新區印發實施《“有需必應、無事不擾、政策即享”服務企業17條措施》,在全區范圍發起“千名干部進千企 精準服務促發展”活動,搭建企業服務平臺和APP手機端口,截至目前,累計受理企業訴求897個、協調解決658個。同時,匯編形成《惠企政策詞典》,新區企業服務平臺整理發布83個涉企政策、212個可申報項目,實現政策關鍵詞查詢和精準匹配功能,為今年企業滿意度調查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新區還堅持“凡事不推、只問結果”,加大工作督查通報,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首受負責制,企業在反映訴求時,第一個單位為主要責任人,負責為企業解決相關訴求,涉及到的功能區、部門必須積極參與辦理。對工作不擔當、不作為、推諉扯皮的單位和個人,集中在全區通報處理,并納入年度考核。
頂格協調 構建改革推進機制
西海岸新區將“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承接運行上級賦權等納入全區一盤棋,一體化協同推進:19項重點工作推進專班每月會商研判,召開專題會議30余場,協調解決府院聯動、服務企業等方面難題60余項。此外,區優商辦加強與工委辦、管委辦、區紀委監委、區人大、區政協的工作聯動,區“兩辦”督查部門將營商環境建設納入重點督查范圍,區紀委監委持續開展營商環境護航專項行動,區人大、區政協開展專題詢問和質詢,鼓勵社會各界對營商環境進行輿論監督。
為推進改革攻堅,新區對標上海、深圳等城市做法,印發實施《新區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聚焦六大環境20個領域291項攻堅任務持續開展攻堅突破,逐項明確攻堅舉措、完成時限、責任人,每月調度工作進展。截至目前,已完成209項攻堅任務。
深化改革 優化創新創業生態
西海岸新區將營商環境作為核心競爭力,堅持深化改革,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優化創新創業生態,讓市場主體發展更加如魚得水。
新區致力“零門檻”市場準入,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新增32類行業實施“一證(照)通”改革,一證(照)通行業達到59類,平均審批環節、申辦材料分別減少56%、36%。推出107項高頻重點領域的“全省通辦”事項,落實74項“跨省通辦”事項,組建“云牽手聯盟”,全國首推“跨域通辦專窗平臺”在聯盟成員間上線運行。
此外,新區堅持創新突破,實現政府和法院常態化聯動。在區優商辦設立府院聯動辦公室,出臺《健全企業破產處置工作府院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完善支持破產案件援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上線“破產重整案件法官工作平臺”。今年以來,通過聯動機制協調解決了破產案件中遇到的行政機關房產解封、拖欠稅金債權申報等20余項問題,提高審判質效。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目前,全區上下正嚴格落實《新區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圍繞辦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競爭力強、城市宜居宜業四個重點,努力實現從補齊短板到擴大優勢再到示范引領,推出一批含金量高、可復制推廣的創新經驗,打造成為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李濤 滕以慶)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