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區,城陽區創造性轉化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先鋒時代風尚
讓優秀傳統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相得益彰
在城陽,有一位遠近稱贊的好兒媳,她40余年來悉心照顧年邁婆婆,以實際行動詮釋“百善孝為先”的純良家風。她就是城陽街道城陽村社區居民徐秀玉。11月5日,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徐秀玉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區的城陽,擁有全國道德模范寧允展,全國首批五星級志愿者李延照,全國最美家庭孟凡彬家庭、紀燕家庭、周龑家庭,中國好人徐立強、矯愛法、劉秀滿、季德金……他們成為重要的道德資源,引導人們崇德向善;他們所代表的善良、包容、無私、奉獻、感恩等優秀傳統美德,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孕育出更多“新故事”。
自被確定為全省第一批、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區以來,城陽區圍繞移風易俗、倡樹新風,創新建設并啟用了全省首家新時代結婚禮堂,為新人舉辦富有儀式感、喜慶感,浪漫簡約的新時代婚禮。充分發揮全區660支特色小隊、9萬余名志愿者的作用,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五送”活動,讓群眾在文藝實踐中獲得健康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的全新“生態鏈”,實現文藝傳播方式從“送”到“種”、文藝活動主體從“文藝工作者”向“廣大人民群眾”的轉變。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剪紙、書法、古典詩詞、民樂演奏等,將傳統文化融入節慶、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組建5支“記憶管家”志愿小分隊,采訪社區老黨員、“五老”人士等,記錄過去的光輝歷史和崢嶸歲月。組建1.1萬個“志愿樓長”小分隊,上門宣傳黨的政策,收集居民需求,解決居民實際困難。
 城陽區志愿者正在進行剪紙技能培訓,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熏陶。
城陽區志愿者正在進行剪紙技能培訓,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熏陶。
城陽區打造了1個中心、8個所、317個站,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并不斷深入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持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化品位和群眾生活質量,創造性轉化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先鋒時代風尚,在不斷創新中打造城市文明新高地。

“陽光城陽”會客廳
堅守良善初心、直面新冠的疾控先鋒宋青;臨危不亂、生死競速的95后“最美護士”王歸來;24年潛心育人,絢爛了無數人童年的小學校長郝玉芹;危難之時挺身而上的海上救人英勇群體……這批散落在城陽各個角落的道德楷模,用真情善念引導人們崇德向善,用凡人善舉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成為具有全國、全省影響力的典型。
從2014年以來,城陽區持續開展“城陽身邊好人”月評活動,推薦評選各級道德模范,年底評選表彰“感動城陽”道德模范、星級志愿者等活動,連續五年每年舉辦城陽區道德模范表彰大會,對區級以上道德模范給予表彰獎勵。每年為道德模范和文明市民免費查體、贈送報卡,邀請道德模范參加全區重大節慶活動,作為證婚人參與文明實踐新時代婚禮儀式等,從各方面禮遇道德模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 偉 通訊員 劉藝璇)
 青島日報2021年11月27日1版
青島日報2021年11月27日1版
責任編輯:劉聰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