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打算和車友們結伴騎行去海南,后年計劃去東南亞、大后年去俄羅斯,我打算騎著摩托周游世界……”在別人眼里,今年65歲的魯偉退休后的生活不僅充實,還有些“刺激”。和魯偉交談中記者發現,這位健談的老人是個樂天派,骨子里的精氣神很有感染力。
“摩旅”西藏 38天感悟人生真諦
魯偉最初騎摩托車是因為他覺得摩托車更方便快捷,原本10分鐘的路程,開車如果遇上路堵得花一個小時,不如騎車省事。退休后魯偉有了個大膽的想法,騎摩托車遠足一次,這次遠足讓他的“摩旅”生活徹底開掛。
2016年,61歲的魯偉和幾名騎友一起向西藏出發。 “我們一路上邊走邊玩,我們這些退休的人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所以大家玩得很盡興,一路上結交了很多好朋友。 ”魯偉說這趟“摩旅”最讓他后怕的是騎行一段十幾公里的隧道,里面光線很暗,大車從身邊呼嘯而過,感覺像是過鬼門關。所以他給后來者的建議是改走秦嶺,雖然線路長了些,但相對安全。 “我的信條是快樂騎行,不為冒險,不在于車子多豪華,車技多花哨,在于你在‘摩旅’的路上能騎多遠。”2017年騎行滿洲里,2018年騎行新疆,“沿途的景色美得無法用語言形容。 ”短短幾年時間,魯偉已經“摩旅”了大半個中國。
魯偉(中)和他的騎友們
俠肝義膽 “海豚哥”是個熱心腸
因為喜歡騎車,魯偉組建了個摩托車友群,群名叫“我們是兄弟”。群里的車友來自天南地北,各行各業,有醫生、警察、律師。在群里大家都習慣叫魯偉“海豚哥”。魯偉的網名叫海豚,他說海豚聰明有活力、樂于助人,很像他的個性。有一次長途騎行過程中突遇降溫,魯偉把自己帶的衣服給了車友,自己凍得直打哆嗦,回賓館捂著被子暖和了兩個多小時才緩過勁來。群里有個車友的女兒得了白血病,手術費不夠,魯偉動員大家給孩子捐款,短時間內募捐了近3萬元。
今年7月,魯偉和幾個車友相約騎行內蒙古,騎行結束兩天后,魯偉收到其中一個騎友老王女兒發來的短信“爸爸沒了”。魯偉非常驚訝,原來,62歲的老王突發心梗不幸去世,他的女兒瞞著奶奶說爸爸出國了,同時也讓魯偉幫忙在她奶奶面前“打掩護”。魯偉回想起和老王一起騎行草原時的情景:“他很喜歡看大草原,這次去內蒙騎行算是完成了他的一個心愿。”這件事對魯偉的觸動很大,“人生無常,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所以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當下的生活。”魯偉頗為感慨地說。
退而不休 活出自己的精彩
魯偉年輕時喜歡攝影,起初在工廠里干了10年,后來停薪留職自己開了個攝影工作室,搞起黑白攝影,當時在圈里還小有名氣。因為有攝影這門手藝,魯偉后來涉足影視圈,進入劇組干劇照,還在電視劇里客串過刑警大隊長的角色,他給記者看了自己和很多藝人的合影。后來因為自己的父母年齡大了需要人照顧,魯偉的主要工作就變成了照顧老人和每天接送外孫上學。
魯偉的退休金不高,加起來不到3000元,他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曾經自嘲:“你們誰都掙得比我多。 ”同學反駁他:“我們誰都沒你活得瀟灑。 ”這話魯偉覺得不假。他平時除了喜歡攝影,還喜歡聽交響樂、看歌劇,他在退休前買了好多書,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鋪墊。 “現在不少人退休后感覺很失落,甚至把自己封閉起來,其實只要不和社會脫節,加入個自己喜歡的團隊,每個人的退休生活都可以豐富多彩起來,關鍵是調整好心態,我已經65歲,即使活到95歲也就是幾千天的事,所以要認真過好每一天。 ”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宋振濤)
掃碼加入早報《常青樹》俱樂部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