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6日訊 青島市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進入“下半場”,圍繞“全身心融入企業學,全方位融入城市學,全過程融入團隊學”等部署要求,體悟實訓干部近日先后走訪調研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華大基因等企業,觸摸深圳之脈、感悟發展之魂,真學深悟深圳經驗,力求學得更深、看得更遠、走得更實。
眾所周知,大疆是一家享譽全球、技術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不僅掌握行業核心科技,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借助深圳完善的供應產業鏈,實現了設計、成產等生態閉環。其實,大疆不僅做無人機,而且在自動駕駛、芯片、人工智能教育等領域深耕多年,并逐步落地。例如,其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技術已與大眾集團簽訂協議,廣州小鵬汽車下一代車p5也將使用該技術。

體悟實訓干部走訪調研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深思感悟大疆發展模式,其成功之道在于堅持人才培育、自主研發、鼓勵創新。”大疆的員工平均年齡27歲,企業對于產品和技術的極致追求和專注,形成了以實力說話的“工程師文化”。實訓干部于文文說,產品做到極致、人無我有時,市場和商機便隨之而來。作為政府,應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自主創新體系,營造鼓勵自主創新的環境和氛圍,為企業自主研發提供政策供給和優質生態。
實訓干部孫海濤表示,此前對大疆的認知一直停留在是無人機行業翹楚,這次走訪參觀,才知道大疆在八年前已經開始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教學領域,每年組織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大賽,并編寫了專門的教材。“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必須引發新一輪的教育變革,同時對培養創新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啟示我們需在人工智能師資的培養培訓、課程開設及軟硬件配備等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使教育走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前沿。” 孫海濤說。
華大基因是一家專門從事生命科學的科研機構,致力于人類、醫學、農業、畜牧、瀕危動物保護等分子遺傳層面的科技研究。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息息相關。依托華大基因,國家基因庫在此組建并運營。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首個國家級綜合性基因庫,定位于有效保護、開發、利用遺傳資源,是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創新發展的國家級科研支撐平臺。

體悟實訓干部走訪調研華大基因。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去年1月初,華大基因緊急組織科研及生產力量,從確定序列到研發出基因檢測試劑,僅用72小時。目前,華大基因研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陸續獲得歐盟、美國等認證,新冠檢測產品抵達180余個國家。”一年多的戰“疫”,讓實訓干部秦云鵬對華大基因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正是因為具有頂尖的科創實力,國家才會讓其運營國家基因庫,而國家基因庫并不僅僅是一個保存的場所,而是具備遺傳資源的“存、讀、寫”能力,通過存儲生物資源和基因數據,對遺傳信息進行讀取及合成運用,并以此為基礎搭建起挖掘基因資源,支撐生命科學研究與生物產業創新發展。
“華大基因在新冠防控領域的快速反應和優秀表現,啟示我們必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向著關鍵核心技術發力,并聚焦‘科技向善’,不斷增進人類福祉。” 秦云鵬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李勛祥 文/圖)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