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7日訊 “為這個事兒,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找單位吃了多少閉門羹,沒想到你們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把我積攢一年多的心病治好了?!蹦彻韭毠⒂缽娔弥鴦偸盏降陌缚罡锌卣f。
不久前,劉永強到即墨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申請仲裁,稱自己因工受傷,但公司未繳納社會保險,且受傷后遲遲不兌現工傷待遇。因受傷找不到工作,目前生活困難,無錢看病。
即墨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工作人員及時聯系涉事公司,了解原因,尋找分歧,釋法明理。仲裁院認為,該事件委托聯合調解中心辦理,可以縮短為職工追討薪金等法律維權案件的辦理時間,快速便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故開辟了維權綠色通道。
“金牌調解工作室”律師劉冉接手后,經過一天五輪動員調解,該公司同意當日兌現劉永強相關工傷待遇。雙方到勞動仲裁置換調解書,公司當庭履行了支付義務。
劉永強之所以能夠在一天之內就拿到案款,緣于即墨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實施的“大調解”工作措施,通過建立聯合調解中心、金牌調解工作室,打造專業化調解隊伍等方式,切實推動勞動人事爭議多元化解,有效促進了勞動關系和諧發展,維護穩定用工環境。
“在一起勞動訴訟案件的處理過程中,我們的身份往往比較尷尬。企業方覺得我們偏向職工,職工又覺得我們偏向企業方?!奔茨珔^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負責人說,而工會作為職工的“娘家”,由工會出面調解,職工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感,更有利于化解矛盾,減少沖突。
鑒于此,即墨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聯合區總工會、區司法局等成立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整合工會已有的法律顧問團、法律援助崗等維權資源,設立維權聯動、勞動爭議調解室等8個服務窗口和1個二合一審判庭,為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及分析意見、進行案件調解、代擬法律文書、勞動爭議仲裁訴訟代理等法律援助服務。自聯調中心成立以來,調解成功率80%,勞動爭議調解案件均依法按期調解結案。
為進一步發揮“大調解”的作用,切實發揮基層調解的基礎性、前端性作用,即墨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著力加強專業性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建設,打造鄉鎮專業化調解隊伍。在7月份、10月份,先后舉辦了兩次培訓班,近300名基層工作者、村(社區)法律顧問、企業負責人、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社區調解人員獲得相關培訓。
此外,即墨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還創新行業調解的方式方法,針對通濟街道、服裝工業園轄區內企業數眾多的實際情況,將在基層建立區域性調解組織,打造兩個專業調解室。目前,已完成組織架構方面工作,正在進行硬件設施的建設。
“堅持預防為主,調解優先,調裁結合,對勞動者來講,可以極大提高維權效率,節省人力、財力、物力,不用再履行上訴、一審、二審、執行等繁瑣的司法程序,而且達成的《調解書》可直接申請強制執行;對用人單位來講,可以解決用工風險,降低損失,樹立良好企業口碑,促進企業生產經營良好可持續發展?!奔茨珔^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負責人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張雋雋 江勁松)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