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帆船。
昨天在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上,煙臺展區依然是C館中“最亮的星”。
交流成了昨天煙臺展區的主題。萊州毛筆的精細,“紙玲瓏”的有趣,木帆船的大氣……展位負責人詳細講解著每個項目其中的奧秘,“煙臺制作”讓游客們嘖嘖稱贊。
精細的萊州毛筆
濃墨如剛,淡墨如柔。剛時遒勁有力,柔時行云流水。作為北派之首的萊州毛筆,傳承600多年,始終恪守著工藝標準?!叭R州毛筆是掖縣的傳統工藝產品,發展到清朝初期,這里的毛筆曾是當地四大貢品之一。”煙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萊州毛筆制作技藝傳承人王沼清告訴記者。
出生于毛筆世家的王沼清今年66歲,在毛筆制作這條路上,已經走了近50年?!?8歲的時候,我進入萊州制筆廠,那時候還是當學徒?!蓖跽忧甯嬖V記者。
梳貼子、圓頭、覆毛、綁頭、栽筆……看似簡單的一支毛筆,卻是用前后120道步驟,擇料、水盆、修筆、刻字、包裝五個大工序累積起來的。每一步王沼清都牢記在心,他說,這是傳統,也是傳承下來的法寶。
在毛筆制作過程中,每一位筆工靠的是手摸、眼看,憑的則是經驗和悟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萊州毛筆在全國很風光,秦家村周圍幾十個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手工制筆,從業人員達數千人,遠銷海外。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萊州毛筆又一度陷入困境。“當地取消了毛筆書法課,大家對這門傳統技藝便沒有之前那么重視了。”王沼清告訴記者,“那時萊州毛筆陷入谷底,整個萊州制作毛筆的作坊僅剩下兩三家。”
也就是這個時候,王沼清萌生了要創新的想法。1992年王沼清離開了萊州制筆廠,開辦沼清筆莊制筆?!霸趥鞒兄乒P工藝的同時,還要根據時代發展進行創新。于是我借用了西方油畫用筆的繪畫功能,進一步改進了毛筆,使之更適合現代作畫?!蓖跽忧逭f。
有趣的“紙玲瓏”
“紙玲瓏”,聽上去小巧可愛,但真正了解后,就會發現,它不但有趣而且實用。煙臺光明彩印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源亮介紹說,“紙玲瓏”是一個以仿生科技、綠色環保、原創設計、可塑折疊四大核心元素為主體的家具品牌。品牌經營紙質家具,主要經營折疊紙凳、折疊紙長凳、紙皮沙發等紙家具為主。
“我們是全球范圍內最早開始研發、生產、銷售‘蜂窩紙紙家具’的專業紙家具品牌。”他說,“紙玲瓏”的所有產品都遵循原創設計的基本原則,絕大多數產品都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僅“紙玲瓏”一家生產。
“我們從上個世紀末八九十年代就開始了紙家具的研發歷程,從中國傳統匠人工藝品中尋找研發靈感?!彼麑τ浾哒f,“這其中,借鑒了中國古代的兒童玩具‘紙翻花’,把‘紙翻花’從兒童玩具變成實用性強的紙家具的同時,又保留了‘紙翻花’靈活多變的特點。從而形成一種能伸能縮、可塑性強、造型百變的紙家具。這些家具折疊起來小巧,不占空間,打開之后又十分精致,我們取‘小巧玲瓏’之意,稱其為‘紙玲瓏’。”
如今的“紙玲瓏”,小可以做桌面裝飾,大可以延展為物品展臺,“這些都是我們研發人員的心血。” 胡源亮說。
大氣的木帆船
今年展會,長島木帆船的加入讓游客在接受煙臺傳統手藝的同時,還上了一堂“紅色教育課”。
今年68歲的劉延安做了一輩子船,也是長島為數不多的“大瓜簍”帆船民間工匠和島內外小有名氣的仿古工藝船模藝人。長島縣現在僅存的兩艘“大瓜簍”——“漁家樂1號”“漁家樂9號”,均出自劉延安之手。
長島的木帆船制造,源于長島縣城北部的砣磯島。劉延安對記者說:“先祖自明末清初,相繼進島定居,以趕海、釣魚為生或以‘家門’漁場生產為主。300多年前,砣磯漁民為出遠洋,便自行設計建造大帆船出海作業”。
造船修造全系手工操作。船體設計無圖紙,只有心中的尺寸。而且長島木帆船為平底,“除了躲避暗礁,還是為了搶灘登陸而設計的?!眲⒀影舱f。
劉延安還向記者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故事。1949年,砣磯島部分大帆船參加了解放長山島戰役。1950年,長島組織了23只大帆船參加支援解放舟山群島的支前活動。
1983年,島上最后一只綽號為“大崴子”的“功臣船”,已經面目全非,半沉于海里,劉延安深感制造木帆船的工藝漸漸失傳,他與妻子搖著舢板把船上的數據一一記下來,參照其外祖父傳給他的原始圖紙,按照1:30的比例制作成船模型,把老祖宗的造船工藝保存了下來。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他知道了傳承的重要。如今,他的兒子、女婿都繼承了這門之前“密不外傳”的手藝。(YMG全媒體記者 劉晉 濟南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