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7月21日刊發《人行道暗藏“機關”》報道,反映了膠州市澳門路馨河灣小區門口人行道破損嚴重的問題,膠州市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落實和整改。近日,記者回訪發現,原本磨損嚴重的地磚已被重新鋪設,人行道恢復平整,居民的出行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今年7月,記者實地探訪時看到,該處人行道周邊小區眾多,居民上下班或學生放學時人行道上人來人往。而此段約400米的人行道年久失修,面目全非,不僅顏值欠佳,而且坑洼不平,下層沙土裸露,行人走在上面十分絆腳,存在安全隱患。


11月26日,記者回訪發現,馨河灣小區門口周邊的人行道地磚已經全部換新,紅黃相間的嶄新地磚透水磚取代了磚面磨損嚴重的地磚,人行道變得平坦、整潔。此外,地磚與“古力”蓋、公交站牌連接處的水泥地面還使用了白色鵝卵石進行裝飾,顯得既和諧又精致,整體面貌大為改善。

記者從膠州市了解到,報道刊發后,膠州市協調屬地鎮街對接小區物業、原開發單位,理順了人行道產權。同時安排住建部門對澳門路人行道進行修復,在1個月內完成了人行道整修,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以前這段人行道破破爛爛,坑洼不平,平時推個小車走在上面,輪子與地面磕磕絆絆,噪音大不說,推起來也很費勁,而且老人、小孩走在上面很容易摔倒。”一位路過的居民告訴記者,問題報道后,相關部門重新鋪設了人行道。“現在的人行道面貌一新,大家走在上面既舒心又放心。”這位居民高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