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3日訊 12月23日下午4時30分左右,在青島電影學院南大門正對著的人工湖“影湖”前,隨著“云飛兄”的一聲“拉!”一塊嵌有“青島電影學院”6個鎏金大字的石碑在十余位老藝術家代表的喝彩聲中掀開了紅蓋頭,由此,青島電影學院又多了一處校園新地標——校名石!

今年5月31日,經教育部批復同意,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成功轉設為青島電影學院。青島電影學院由青島海發集團全資舉辦,是青島目前唯一一所以城市命名的電影學院,同時也是國內目前除北京電影學院外唯一的一所電影全學科本科院校。
青島電影學院設有文學系、導演系等8個教學系、1個基礎教學部、1個國際教育學院和一個影視創作中心,形成了以影視藝術為主,涵蓋藝術學、管理學等4大學科門類,多學科多專業師資協同發展的局面。
10月15日,青島電影學院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揭牌,現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電影之都(青島)研究院、北京電影學院(青島)研究院、青島電影學院(東方影都產業園)實訓基地、水下攝影研究所等同步揭牌,影視行業產教研的頭部先鋒組團出場,將為青島“電影之都”的建設提供鏈條式、集群型智力支持和科研支撐。
今天(12月23日),“校名石”的揭幕,則讓更名后的青島電影學院在新坐標上擦亮了影視教育品牌,同時也明晰了影視產業育才的新賽道——讓影響力影響未來的影響力。

此次參加校名石揭幕活動的嘉賓來自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他們既是青島電影學院學子的前輩,又是學長,還是榜樣,既有老藝術家,又有著名演員,《白毛女》的“喜兒”、《三國演義》的“呂布”、《大宅門》的“白七爺”、《闖關東》的“潘五爺”……眾多熟悉且具代表性的知名影視劇面孔不時閃現,“影響力”不言而喻。

影響力的“影響”則體現在本次“藝術家走進青島電影學院”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校名石”掀開紅蓋頭后,藝術家們來到演出大廳,青島電影學院常務副校長蘇文潔在做了開場介紹后,一場由該校2019級表演系二班的同學們精心編排的獨幕劇《狂飆》拉開帷幕。臺上及環形樓層欄桿處,一張張專注認真的面孔朝氣蓬勃,煥發著青春的力量,臺下坐席區,一條條紅圍巾映襯著欣賞、審視、欣慰而又充滿回憶的眼神,一個平均年齡20歲,一個平均年齡80歲,新老兩代演員群體在這百余平方米的空間內,潤物細無聲地進行著藝術的切磋與傳承。

“同學們的表演讓我想起了我當年(參加面試表演時)的場景,當時我老師就坐在這個位置(指著前面一個椅子)……”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長陳寶國通過回憶自己入行時的面試情景對同學們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表演表示了贊賞和“未來可期”。

“我就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陳寶國就是修行成功的人(笑聲)……”“喜兒”——93歲的田華老師在點評中寄語同學們努力探索藝術的創作形式和表演風格,并和同學們一起叫響這句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

“云飛兄”張光北則詳細講述了自己退伍后參加入學面試時的場景,通過親身經歷闡述了由莽撞到專業“名師出高徒”的成長奇跡。

“以前總覺得他們(著名演員)離我們很遠,我們也離他們很遠,這次近距離接觸,通過藝術表演來切磋、感悟,發現我們的未來也不是夢,甚至非常近,這次老前輩們來參觀指導我們的演出,通過點評傳經授道,獲益匪淺。”參與演出的一名同學對觀海新聞記者說。

演出結束后,同學們又和部分前輩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雖然時間很短暫,但觀海新聞記者從他們內生動力外溢的表情中看到了“未來的影響力”。

“其實,在青島電影學院的前身——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辦學時期,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的藝術家、著名演員們就曾在我們學校種下了一片‘明星林’。此次青島電影學院校名石的揭幕,代表的是學校兩個辦學時期的文脈延續,也代表著老藝術家、著名演員對學校發展的關心,同時還代表著新老兩代演員的傳承。”蘇文潔說,老一輩表演藝術家與同學們齊聚一堂,共同交流,碰撞思想,探討演員德藝之道,這不僅僅是表演藝術的交流,更是精神的接力與傳承。跨越時代,跨越時光,在與老一輩表演藝術家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能受到更多的啟發,更能增強“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藝術家”的藝術觀念。

今年10月,2021青島國際影視博覽會在西海岸新區舉行,青島電影電影學院作為3個分會場之一,承擔了藍皮書新書發布會《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1)》和“電影之都”電影大師課兩項活動,亞太動漫協會主席、美國坦普大學教授、國際知名電影和動漫畫研究專家約翰·蘭特,動畫電影《姜子牙》出品人、制片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薇華,動畫電影《姜子牙》導演程騰,中國電影美術學會會長霍廷霄等就電影表演與角色造型、新生代動畫藝術創作、電影美術設計等主題做了分享,青影學子享受了一場由“影響力”帶來的影視學術盛宴。
今年12月17日,全景展現偉大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跨過鴨綠江》在全國上映,口碑與票房在所有同檔期電影中領先。其中諸多鏡頭令人印象深刻,而這些精彩鏡頭的背后,就有青島電影學院的身影,該校攝影藝術與技術教師鮑許峰、王延琨作為航拍指導,帶領范飛旺等5名同學參與了電影《跨過鴨綠江》以及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的拍攝,通過“實戰”,為“未來的影響力”開辟了前沿陣地。
“未來青島電影學院將緊緊圍繞黨和國家關于‘提高文化軟實力,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的號召,搶抓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大力發展影視產業的機遇,緊密結合區域影視產業鏈供應鏈完善和發展的需求,謀劃學科專業布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破局影視人才短板難題,不斷推動產教融合發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學校將與東方影都、中國廣電?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藏馬山影視基地等已有影視產業資源協同發展,致力于共同打造‘以技術為核心、以人才為支撐’的區域影視產業生態圈,為青島市、山東省影視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服務。”蘇文潔說。(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武嘉璇)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