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0日訊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督查中發現的16市34項好經驗好做法予以通報表揚,其中我市“創新企業科技管理模式,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深化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13項創新舉措在全省復制推廣”“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人才引育留用機制”上榜。
將更多的技術創新話語權交給企業,市科技局聚焦企業主體探索科技管理新模式,堅持將企業作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持續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推動人才、項目、平臺、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匯聚,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一是聚焦企業主體,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科技計劃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創新出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業為中心的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案,精準服務優勢產業“強鏈、補鏈”,建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科研立項和經費分配機制。二是聚焦市場需求,建立更加符合規律的項目管理機制。緊扣企業需求,建立項目指南建議常年征集制度,推行科研項目“揭榜掛帥”,變專家“相馬”為市場“賽馬”,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三是聚焦利益共享,形成更加緊密協同的科研組織模式。堅持企業“出題目”院所“作答案”,創立聯合基金項目,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四是聚焦生態營造,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創新服務政策,開展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行動,實施孵化器提升專項行動等,助推企業做大做強。
自2019年8月26日獲批設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成為城市高水平對外開放、制度創新示范帶動的高地。青島自貿片區深入開展首創性、差異性、集成性改革探索,國家賦予的106項試點任務全部實施,總結形成143個創新案例,平均5天推出一項創新成果。其中,進口原油“先放后檢”監管模式在全國復制推廣;保稅原油“混兌調和業務模式”等13個創新舉措在全省復制推廣。青島自貿片區、黃島海關、山東港口青島港攜手成立了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三方通力合作,強化政策研究、制度創新,推動原油混兌調和、原油期貨交割等新業態落地,推出鐵礦石“隨卸隨混”、自動化碼頭無人卡口海關監管等新模式,形成了“陸海聯動,海鐵直運”、貨物儲運狀態分類監管等一系列在全國、省市可復制可推廣制度創新成果,充分釋放自貿區政策紅利,進一步提升了通關便利化水平。
讓企業在人才引育留用中唱“主角”、當“主力”,青島市在人才工作中,著力轉變政府主導思維,通過搭建平臺、開放場景、放權賦能,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的全鏈條人才引育留用機制。一是人才政策制定從“政府端菜”轉向“企業點單”。轉變“大水漫灌”式政策制定邏輯,在政策擬定、落實、優化閉環運轉中,充分尊重企業意見建議、回應企業發展需求,聚焦全市重點產業,邀請人才集聚度高的企業拿出意見建議。二是誰是人才,讓企業說了算。將選才用才育才權交給企業,讓企業在一線引進、培育、使用人才,鼓勵企業“高薪聘高人”,賦予企業自主薦才權。三是統籌各類資源為人才提供賦能服務,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生態。建設青島人才賦能中心,打造“才賦云”全生態平臺體系,為人才和人才項目落地青島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構建“人才金”“人才貸”“人才板”聯動的人才金融鏈條,以資本賦能企業創新創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