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6日訊 1月5日,青島地鐵1號線山里站發生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一名男乘客突然暈倒并失去意識,地鐵站工作人員爭分奪秒,使用AED及時施救,為乘客轉危為安成功獲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據悉,這也是青島地鐵首次使用AED成功救助乘客。
沒有呼吸心跳,上AED!
當天中午12點41分31秒,山里站的保潔員在衛生間工作時,一名從隔斷里走出來的男乘客突然倒地。保潔員上前簡單詢問,然后迅速跑到站臺叫來了站臺崗王栩檸。王栩檸第一時間上前查看并通過手臺通知車控室。得到消息的車控室全員應戰,有的負責拿藥箱,有的撥打急救電話,有的安排調取AED,值班站長郭守花和廳巡崗邵鈺卿則直奔衛生間。
12點43分39秒,一群人奔赴到男乘客身邊。“先生,你能聽到我說話嗎?聽到你動一下手指。”郭守花趴在乘客耳邊喚到。起初,她的呼喚還能得到乘客手指輕微顫動地回應,然而2分鐘之后,乘客對她的詢問不再有任何回應,只剩下眼皮和喉結輕微地抖動。
12點46分55秒,保安員將AED送到現場。
隨后,乘客眼皮和喉結的反應也察覺不到,邵鈺卿側頭趴到乘客嘴邊,望向他的胸口——感受不到呼吸,胸口沒有任何起伏。“沒有呼吸,沒有心跳,符合使用條件,上AED!”前一天剛剛參加完“青島應急第一響應人”培訓的邵鈺卿,強迫自己鎮定下來,把培訓的關鍵知識點在腦子里過了一下,做出了一個后來被證明無比正確的決定。當天上午同樣結束了培訓的郭守花迅速肯定了邵鈺卿的提議。
12點50分42秒,邵鈺卿拿起剪刀便將乘客衣服剪開,為乘客貼上了AED的電極片。

心肺復蘇,一秒沒耽擱!
“請進行心肺復蘇。”12點51分55秒, 經過短暫的監測,AED發出提示。“提示音剛響,就看到邵鈺卿跪下去開始按壓,反應真的是非常非常快!”郭守花回憶道。
“滴、滴、滴、滴……”隨著提示音,邵鈺卿按照培訓中所學的技術一次次按壓。與此同時,郭守花不斷通過手臺安排尋醫廣播和急救車接應等相關工作。
30次按壓過后,邵鈺卿意識到要做人工呼吸了。為了不耽誤急救效果,邵鈺卿沒來得及拿紗布,直接俯身對著乘客口中送氣。再然后,繼續進行按壓。
因為心肺復蘇及時,取得的效果也非常理想。12點53分25秒,乘客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隨后胳膊擺動了一下,恢復了呼吸和心跳。那一聲長嘆,對在場所有人來說,簡直比音樂還美妙。

“先生,您住哪里?我們能聯系到您的家人嗎?”“120馬上就來,別擔心。”在急救和等待急救車的過程中,車站工作人員仍在關切地為乘客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駐站民警和保安疏散圍觀乘客,設置急救屏風;安檢人員至車站入口接應120,引導醫務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邵鈺卿還脫下衣服為對方保暖。醫護人員抵達車站后,車站人員協助醫護人員將乘客抬上救護車,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雖然乘客順利交接給了醫護人員,但是全車站的人還是為他牽腸掛肚。下午兩點,車站致電接收了乘客的中心醫院,得知乘客已經離開醫院。
當天下午,車站聯系了AED生產廠家及時為設備更換電極片。經過交流,廠家工作人員初步認為該乘客符合猝死的特征,為車站工作人員在黃金時間果斷施救“點贊”。
相關鏈接
AED已覆蓋1、8號線等55個車站
青島地鐵貫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1、8號線及大客流車站投放了AED設備。目前,共計投放55臺、覆蓋運營車站55個,后續計劃對其余車站逐步增配AED,達到“一站一臺、全面覆蓋”的目標。在配備設備的同時,還邀請具備專業資質的機構,持續組織開展一線人員覆蓋式急救培訓,目前已培訓1700余人次,確保滿足“已配置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每臺周邊有不少于10名人員接受過使用資質培訓”的要求,保證設備隨時可用、隨時能用,為乘客乘坐地鐵安全出行全方位保駕護航。
山里站所屬的青島地鐵運營一中心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應急安全工作,增配安全設備設施。其中,1號線全線各站均配備有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注重技能培訓,確保每站至少10名員工取得AED設備操作證,保障每個班組均有可熟練操作的人員在崗;實行站務、保安、保潔、安檢“四崗一體”運轉模式,用“網格化”移動服務場景劃小單元,通過三米服務半徑,全鏈條聯控為乘客提供服務閉環響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冷雪)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