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初,記者來到位于海青鎮融河村杜家村網格的娟秀假發加工廠,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裁斷、拉發、稱重、包裝……工人們正按照各自分工忙碌著,動作熟練且麻利,負責人徐修娟正在教新進廠的工人編織技巧。
“假發加工工序簡單,按件計費,技術要求不是太高。工人們進廠前要先進行培訓,一般一兩天就可以學會,一周就能成為熟練工?!辈稍L中記者了解到,徐修娟從事假發加工二十多年,幾個月前她回到海青鎮,辦起了這家假發加工廠,目前工廠已接到不少出口訂單,主要來自北美洲、非洲等地區。
“原本我們在外打工,顧不上家里的老人和莊稼,現在村里引進了這個加工廠,從這兒到家只有一里路,別提多方便了!每個月還能拿到4000多塊錢工資,掙錢、照顧家庭兩不耽誤,真是太感謝徐書記了。”說起現狀,45歲的村民劉美玲臉上難掩笑容。
劉美玲口中的徐書記,便是2020年底當選為海青鎮融河村杜家村網格黨支部書記的徐修剛。人們常說,村支書是村里的當家人,當家人就要為每一位村民著想,就得一心一意為百姓服務。
徐修剛上任后,發現村里原先在外打工的中年婦女,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人回村成了留守婦女,村里人口多事就多,同時“張家長李家短”的是非也多了起來。為了讓這部分留守婦女有事干,把心思用在發家致富上,徐修剛積極發動全村黨員招引項目,發展經濟,擴大村民就業渠道。
通過走訪,徐修剛得知村里有一名在外創業人員手里有假發編織項目,于是多次登門拜訪,經過不懈努力,成功招引“家門口”就業項目,以“公司+農戶”的形式發展假發編織加工廠,吸納無法外出就業的農村留守婦女家門口就業,目前已幫助20余名留守婦女實現就業。
“感謝融河村黨委對項目的支持和關心,看到家鄉變得越來越好,我心里很自豪,也很愿意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帶動更多村民發家致富。”采訪中,徐修娟告訴記者,目前她正在與融河村唐村網格進行溝通,計劃2022年整合融河村9個網格村的留守婦女,進一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引進其它產品,為融河村廣大村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村民的收入。
下一步,融河村黨委將研究出臺村級“招商引資”服務體系,健全配套設施,完善“村規民約”內容,既當好投資者的服務員,又做好村民的當家人,讓回鄉投資創業人員回得來、留得下,讓廣大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