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7日訊 1月7日下午,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錦玉做客“民生在線”,圍繞“聚焦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工作,推動青島金融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主題,與網友在線交流,針對網友關心的問題逐一進行答復。

王錦玉介紹,在剛過去的2021年,全市金融系統系統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全力推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一批重點指標創出新高,一批重點項目實現落地,一批重點任務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1新增貸款及上市公司數量創新高
“2021年全市新增貸款3000億元,創歷史新高。貸款結構也在不斷優化,中長期貸款占全部貸款比重近70%,普惠小微貸款增速超過30%。”王錦玉介紹。
據統計,至2021年末,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14%,存貸比連續27個月超過100%;2021年前三季度金融業實現稅收178.2億元,同比增長36.1%,占全市稅收比重超過十分之一,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了金融力量。
王錦玉表示,2021年青島出臺支持銀行機構服務項目落地年政策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產業和“四新經濟”項目融資保障,強化對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等戰略片區金融服務,提升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薄弱環節的服務成效。建立金融輔導員和金融管家服務體系,對口服務企業達到5000家;搭建金企通金融服務信息支持平臺,累計服務企業融資190億元。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其數量和質量反映了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活力和整體水平。2021年青島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5家,總數達到72家,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和總量穩居全省首位,位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4位,覆蓋30個國民經濟行業領域,上市板塊包含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
針對網友提出的企業掛牌上市有何優惠政策,王錦玉表示,2021年,我市出臺《青島市支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將市級企業上市補助由300萬元提高到400萬元,結合企業上市需求,按企業上市階段實行提前獎補,有效降低了企業上市成本。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企業,成功掛牌后給予不超過12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青島金融機構總數達286家
在“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發展戰略下,2021年金融業“雙招雙引”又上新臺階。王錦玉表示,山東港信期貨、聯儲證券、新沃基金、恒豐理財四家法人金融機構落地,填補我市法人期貨、全牌照法人證券兩項業態空白,廣發銀行、亞太財險、交銀人壽相繼落戶,“目前我市法人金融機構達到38家,金融機構總數達到286家。”
加快探索金融創新。王錦玉介紹,2021年青島獲批成為全國首批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城市;全國首單濕地碳匯貸,全省首單碳中和債券、首單飛機和船舶融資租賃業務成功落地。青島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排名升至第38位,第10次進入全球金融中心前50名。
深度打造基金生態,全球創投風投資源加速聚集成為青島金融業的耀眼亮色。“創投風投發展生態不斷優化,青島已成為國內最受私募基金青睞的城市之一。”王錦玉表示。
至2021年11月末,青島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數量在全國分別居第10位和第9位,增速均居全國第2位;基金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500億元,增速居全國第5位。
金融生態持續優化
良好的金融生態是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與條件。為優化金融生態,2021年我市出臺《青島市支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開展金融創新獎、金融拔尖人才評選,制定發布“人才貸”管理辦法,為沖刺上市的企業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獎補政策。
王錦玉介紹,除出臺政策以外,青島市還舉辦2021青島·中國財富論壇,并開展“普惠金融青島行”等金企對接活動,以政府力量為企業發展創造機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促進各類地方金融組織規范發展。通過統籌協調解決歷史沿革確權、出具守法證明等困難,盡可能地為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掃清障礙。
王錦玉表示,為打擊非法集資,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加強建設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機制,“這包括組建防非宣講志愿者隊伍,開展宣傳活動1300余場。持續化解銀行業不良貸款和重點企業風險,截至2021年末,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1.08%,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保持在歷史低位,全市金融業實現了安全穩健運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見習記者 丁倩倩)
“民生在線”下期預告
網談單位:上合示范區管委
網談時間:1月11日(周二)下午2:30—4:00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