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1月11日
天氣: 1℃/-4 ℃ 晴

日喀則機場高速公路。
在中國,有一種公路叫“天路”。現在,中國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500多萬公里,能繞赤道120多圈,但其中能被稱為天路的卻少之又少。它們沿途海拔極高,且大部分都集中于青藏高原之上,仿佛可以與天相接。西藏和平解放前,這里連一條公路都沒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和平解放,到民主改革,再到成立西藏自治區,一次次深刻的社會變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西藏的社會生產力;從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成,到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再到拉日鐵路、拉林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動車組開上了高原,迢迢“天路”通高原,搭起了高原人民通往幸福的道路。如今,西藏建制村村村通公路,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2萬公里,全區鄉鎮、建制村公路通暢率分別達100%、99.96%,高速及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超過1000公里。接下來幾篇,我想以拉薩為中心分段寫寫今年見過的西藏“天路”。

318國道、拉日高速和拉日鐵路就修建在這狹窄的雅江河谷里。

318國道尼木雅江大峽谷地段。
拉薩與日喀則,一個是自治區首府、第一大城市,一個是自治區第二大城市,但是到現在為止,兩座城市之間還沒有一條高等級公路貫通。此前幾十年的時間里,從拉薩到日喀則,有三條路可以選擇。一是由拉薩經羊八井、麻江、南木林至日喀則,二是由拉薩經曲水,渡雅魯藏布江,越甘巴拉山后經浪卡子縣、江孜縣、白朗縣至日喀則。這兩條路要連續翻越數座山口,且繞路較多,在路途通暢的情況下,也要開車行駛七八個小時。最后一條道路只有不到300公里,就是由拉薩沿318國道經曲水縣、尼木縣、仁布縣到達桑珠孜區,只需要開車行駛四五個小時,但幾乎一路都是在雅魯藏布江河谷里穿行,很多路段處于雅江河谷狹窄的山崖上,路途險峻。在路段沒有險情時,大部分駕駛員都會選擇走318國道以節省時間。只有雙向兩車道的318國道,成為連接西藏兩座最大城市的交通大動脈,也成為限制拉薩與日喀則之間互通有無的瓶頸。

1997年8月/2021年8月,318國道桃花村附近路段。
這兩張新舊對比照片的拍攝地點位于318國道4679公里處,屬于拉薩市曲水縣茶巴拉鄉色麥村,地處雅魯藏布江陡峭河谷地段。這里原先被稱為“玉曲”,系藏語譯音,意為“綠松石般的水”。“玉曲”還有一個更為世人所熟知的名字——桃花村,此前是拉薩至日喀則、阿里的必經之地。由于地理位置優越,每年春天桃花盛開時,過往車輛能直接在車上觀賞到沿途美景,故以“桃花村”稱呼此地。同時,大部分過路車輛會把“桃花村”作為中途調整和休憩的地方,停車吃上一碗當地涼粉。在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桃花村的這處地方重新改建起了2層藏式樓房,路邊的樹木明顯增多,山上架起了高壓輸電鐵塔,只有右側的那塊巨大山石還留在原地,被水泥石塊護坡牢牢固定住。遠在拍攝老照片時的1997年,日喀則市區也沒有幾條硬化路面,著名的318國道也只有在拉薩至日喀則段硬化過,拉薩以東到林芝、日喀則以西到終點聶拉木縣,絕大部分路段還是土石路面。如今,318國道仍然是拉薩到日喀則的主要通道,但是沿途拉日鐵路早已通車,拉日高速通了部分路段。

2021年12月,桑珠孜區年木鄉,左為拉日鐵路,右為已經通車的拉日高速日喀則段。

2021年8月,桑珠孜區聯鄉,左為318國道,右為即將完工的拉日高速日喀則段。
“拉日高速”只是一個俗稱,標準名稱叫G4218雅安至葉城國家高速公路拉薩至日喀則段公路新改建工程。這一路段由于施工難度大,并沒有完全達到高速公路的標準,只能叫做高等級公路,但是按照高速公路通行標準實行交通管理。2021年2月1日,拉日高速拉薩段全長40公里路段通車試運行,拉日高速向西延伸到桃花村之前。2021年11月22日,經過2年多施工,全長30多公里、起于日喀則市桑珠孜區聯鄉大竹卡村、止于日喀則機場高速江當互通立交的拉日高速日喀則段通車,拉日高速又從日喀則向東延伸到大竹卡村。至此,拉薩與日喀則之間的高等級公路就只剩下了中間段工程還未通車了。然而,還有漫長的時間需要等待。拉日高速中間段工程起自曲水縣茶巴拉服務區,止于日喀則市桑珠孜區聯鄉大竹卡村,中間有90多公里路段是雅魯藏布江陡峭狹窄河谷地段,要穿越著名的拉薩尼木縣的尼木大峽谷和日喀則市仁布縣雅江河谷。這一地段地形起伏較大、地勢陡峭,多滑坡等地質災害,需多次穿越雅魯藏布江等河流,橋隧比例高,加之高寒缺氧、凍土廣布,施工難度極大。從施工時間,我們就可窺其端倪:不到100公里的路段,于2020年6月開工建設,計劃于2024年6月通車。

2021年8月,日喀則市仁布縣雅江河谷內,左為拉日鐵路高架橋,中間為修建中的拉日高速中間段橋梁,右為318國道。

2021年12月,高空中看去,從下往上依次為:拉日高速中間段、拉日鐵路、318國道。
拉日高速的施工難度,我們可以從2014年8月建成通車的拉日鐵路建設史中看到。拉日鐵路是單線非電氣化鐵路,因為是高原山區鐵路,在雅魯藏布江的高山峽谷間要三次跨越雅魯藏布江、兩次跨越拉薩河,還要穿越90公里的大峽谷,橋隧工程占比較高,全程共29座隧道,隧道總長達72.3公里,占了全線近1/3的路程。其中色麥至仁布段(基本與現在拉日高速還未通車的中間段重合)橋隧線路占比達92%,包括4座特大橋、6座大橋和4座中橋。隧道中最長的宗嘎一號隧道海拔3850米,全長10.41公里,是當時中國高原鐵路第一座萬米級單線特長隧道。由于隧道過長,氧氣不足,施工時許多工人需要背著氧氣罐作業,加上隧道狹窄,施工車輛無法調頭,就只能靠倒車退讓運送棄渣。單是這條隧道,足足施工26個月才貫通,41個月才全部完工!這條253公里的拉日鐵路,足足修建了4年!這還只是單線非電氣化鐵路,如果是雙向4車道的高速公路,那施工量還會大大增加。

拉日鐵路桑珠孜區聯鄉段。

2021年8月,拉日高速日喀則機場段。

2021年12月,拉日高速日喀則段終點。
從拉薩市中心到日喀則市中心,短短不到300公里,在整個西藏12萬公里的公路通車里程中,占比很小,但是卻連接起西藏最大的兩座城市。拉日高速的重要性,猶如濟青高速之于山東。這條路全線通車后,拉日之間行車時間將縮短至3個小時,會極大地改善拉薩通往日喀則和阿里地區的公路通行條件,對完善區域路網結構、推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方便百姓平安快捷出行、保障國防安全和促進民族團結、打造以拉薩為中心的三小時綜合交通圈具有重要意義。高原上的筑路人,正在以永不過時的“兩路精神”,打造著這條西藏融入“一帶一路”、面向南亞開放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