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青攜手打造工業互聯網新生態
《上海深圳青島生態共建聯合宣言》發布
9月20日舉行的2020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暨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上,如何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區域合作、協同發展,成為參會嘉賓關注的重點之一。在大會分論壇“上海深圳青島工業互聯網發展論壇”,上海、深圳、青島三地工業互聯網協會發布《上海深圳青島生態共建聯合宣言》,打造上海、深圳、青島工業互聯網新生態,三地頭部企業還分享了各自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探索案例,探討共享資源、共建生態、共贏未來。這也標志著三地在工業互聯網全生態全領域的一體化合作全面邁向新臺階。
副市長耿濤出席活動并致辭。
優勢互補潛力巨大
上海、深圳、青島同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制造業底蘊雄厚的高地,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主導產業分明、定位清晰。三地通過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競爭力與發展環境良性互動與優勢互補的潛力巨大。
中微匯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祥國認為,上海優勢在于金融與技術創新的高結合度以及相對豐富的高校科研資源,好的創意和技術容易得到資本支持。同時,上海還出臺了很多工業互聯網的扶持政策,這幾大方面構成了上海的優勢。“但上海的短板是創業成本比較高,另外上海雖然在高科技產業上站在了前端,但制造業是外溢的,發展工業互聯網缺乏工業落地場景。”他說。
“深圳在工業互聯網落地場景上,相對而言沒有上海和青島這么豐富。深圳更多是‘前店后廠’模式,軟件開發集聚在深圳當地,制造業位于深圳郊區乃至珠三角、大灣區。深圳在高校資源方面也存在短板。”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山指出,深圳優勢在于軟件產業和軟件人才,同時對技術和產品的落地相對更開放、更市場化。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所長吳健表示,“青島有海爾這樣的頭部企業專門圍繞工業互聯網打造卡奧斯平臺,同時青島的制造業門類齊全,持續開放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從這個角度看是一大優勢。”
達成三大合作共識
對于青島來說,強化與上海、深圳的跨區域協同創新,實現三地工業互聯網創新資源的互補,將更快推進工業互聯網的全面起勢。
會上發布的《上海深圳青島生態共建聯合宣言》提出了三大合作共識,包括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共享共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加快開放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合作;加強三地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融合。
尤其在工業互聯網技術、場景方面,上海、深圳、青島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青島特別希望把工業互聯網場景向上海、深圳的創新創業者開放,形成上下游的客戶優勢。”吳健認為,場景開放是工業互聯網生態的剛需。
“三個城市發展工業互聯網的互補性非常強。例如深圳的私募基金非常多,私募基金最難的是找項目,而青島將工業互聯網作為未來經濟的重要支點。打造三地工業互聯網生態,可以考慮吸引更多的深圳私募基金到青島來。”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梁景凱認為,通過工業互聯網生態把上海、深圳、青島連接起來,共同打造工業互聯網高峰,引領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青報全媒體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