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卡時代,海爾以變應變
張瑞敏以“自創生,同進化”總結海爾人單合一探索15周年
■張瑞敏發表演講。
9月20日,2020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暨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在中國青島開幕。來自全球的產業專家、管理學家和企業家共襄盛會,探討工業互聯網的實踐與未來,探討海爾首創的人單合一模式將如何影響物聯網時代。
這個具有雙重屬性的大會,是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進程中的一次極具代表意義的定格:一座城市的產業向未來奔跑的進程與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探索路徑高度重合在了一起。
這不是偶然,而是這個時代的必然。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這次的演講中,選擇了“VUCA(烏卡)”這個管理學上的表述來描述當前的時代。他表示,物聯網時代的商業特征就是VUCA,這意味著組織將處于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復雜(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狀態之中。
在這個不確定性加劇演變的時代,如何應對?在張瑞敏看來,面對來自時代、自我和用戶的挑戰,企業和組織必須要改變。
青島和海爾不約而同洞察到時代的挑戰,選擇主動出擊,“以變應變”,搶抓工業互聯網變革機遇。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青島發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重要支撐,這一平臺也是海爾物聯網時代探索的重要實踐成果。
大會當天,也是海爾首創的物聯網時代商業模式人單合一提出15周年的紀念日。15年來,海爾進行了從組織到管理的全方位變革。張瑞敏當天的演講,是對這15年探索的一次全方位總結。
15年里,海爾創造了人單合一模式,探索出了“一卡一表”的實踐路徑,最后要達到的目標,就是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引領者“自創生,同進化”。隨著海爾成為全球首個生態品牌,一個足以應對時代沖擊的熱帶雨林生態正在海爾茁壯生長。
變革觀念:把刺刀刺向自己
對于企業來說,VUCA時代的挑戰是全方位的,來自時代,來自自我,來自用戶。
以變應變。這一點可以從黑格爾辯證法中找到遵循。黑格爾的“反思”思想提出,要從他物中反思回到自我反思。在張瑞敏看來,企業必須自我反思,必須把刺刀刺向自己。這也就是海爾創業36年一直踐行的“自以為非”。
如何以變應變?張瑞敏認為,首先要改變的是觀念。創業到現在36年,海爾經歷的三次大顛覆:砸冰箱、砸組織、砸標簽,本質上都是觀念的改變。
尤其是2005年以來,海爾在大企業與市場的距離感中洞察到危機,提出人單合一模式,砸組織,把所有的職能管理部門取消掉,1.2萬多名中層管理人員要么離開要么創業。海爾砸掉了組織,砸出了引領世界的物聯網時代人單合一模式。
倫敦商學院客座教授、MLab管理實驗室創始人及主任加里·哈默高度評價這種組織上的改變,他在遠程連線的主題演講中表示:“過去60年間的組織創新幾乎停滯,很多理念創新未能讓組織從根本上變得更強大,他們沒有改變組織的基因,往往只是‘新瓶裝舊酒’。而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則是通過將員工變為創業者,釋放企業活力,創建面向未來的跨越型組織。”
現在,已經連續11年蟬聯全世界白色家電銷量第一的海爾,卻正在砸掉家電企業的標簽,從高端品牌發起轉化,連續兩年成為國際品牌機構凱度認定的世界百強品牌中唯一的生態品牌。
主動砸掉已經家喻戶曉的產品標簽,對于一家品牌成熟的企業來說,又是一次大的變革。在海爾看來,這依然是“以變應變”的不二選擇,因為,物聯網時代的變化趨勢就是,產品會被場景替代,行業將被生態覆蓋。
應對這一變化,海爾搭建了組件庫、場景庫、體驗庫,形成了動態的生態組織。在智慧家庭這一賽道上,依托這一組織,海爾智家推出了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目前,三翼鳥已有2萬余款組件、300余個場景方案、200余種服務,可根據用戶需求的指數級裂變,滿足個性化的智慧家庭全場景需求。
變革組織:自創生、同進化
一切的變革力量都來自于人。正如詹姆斯·F·穆爾所說:組織創新是一切技術創新中的“元技術”, 因為人是唯一能使資產增值的因素。
完成了組織顛覆,海爾變成了什么?答案就是:自創生、同進化。
張瑞敏表示,自創生就是自我創造,發揮人的價值最大化,這是共同進化的條件和驅動力,如果沒有自我創造,同進化就缺少了動力,而共同進化又是自我創造的空間和結果,以用戶為中心,尊重并支持人的價值最大化,海爾創造性地推出了具有普適價值的人單合一模式,展現了自創生的強大生命力。
這也是當天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的主題。
從“確立物聯網時代的核心是終身用戶”,到“首創生態圈、生態收入、生態品牌的三生體系”,從“鏈群共贏 進化生態”,到今年提出“自創生 同進化”,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如今已經是第四年舉辦。它見證了海爾人單合一模式的進化之路,也見證了以海爾為代表的時代前沿企業對新時代下管理模式的探索方向。
在張瑞敏看來,未來的企業一定是無邊界的。人單合一就是要讓企業變成一個無邊界的創業生態系統,這個系統一旦建立后,員工就變成了創業者,可以自己創業,不需要企業給他發號施令。而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自組織、自驅動、自增值、自進化,各種生態資源可以進入這一系統中,圍繞用戶需求的迭代共同創造、共同進化,從而演變為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生態資源越來越多,就會孕育出新的物種。更重要的是,這個生態是不可復制的,因為它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商業演進邏輯。
對于這一點,世界銀行前知識管理總監、福布斯專欄作者史蒂夫·丹寧表示認同,他說:“我看到海爾一直處于組織運行探索的前沿,不僅構建了一個世界花園,更是無邊界的生態系統。人單合一模式創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充滿創造力和創造精神的員工。”
變革成果:“一卡一表”做工具
人單合一模式顛覆的不僅是組織,目前已經在海爾的實踐中深入到更加微觀的層面。張瑞敏表示,海爾創造了“一卡一表”來實現用戶價值主張。具體來看,“一卡”指顛覆員工、組織、品牌經典模式的人單合一計分卡,“一表”指體現用戶價值主張的共贏增值表,這是海爾探索出的物聯網時代的戰略工具和財務工具。
“一卡一表”順應的宗旨是中國傳統哲學系統論的整體關聯、動態平衡,以及量子理論的量子糾纏,來自中西方的經典理論都共同佐證了內部創業的員工和用戶之間的聯系:以用戶為中心的“人單合一”。
在論壇的成果發布環節,來自第三方權威機構的專家,詳解了“一卡一表”。
全球規模最大、最受推崇的專業會計師協會之一,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總裁杰弗里·湯姆森分享了《共贏增值表研究報告》。不同于傳統的財務三張報表,作為全球首個物聯網時代的財務管理工具,共贏增值表包含了用戶資源、資源方、生態平臺價值總量以及邊際收益等要素,能更準確地衡量物聯網時代的企業價值,并推動企業的轉型變革。
在解讀中,杰弗里·湯姆森表示:“海爾集團已經走上了一條非常成功的轉型之路,從傳統的制造企業和商業模式轉型成為更像是用戶關系的模式:企業以用戶為中心,用戶是企業關注的焦點。這一轉型既振奮人心又令人為之驚嘆?!?/p>
管理發展學界最大的國際組織、全球三大認證機構之一的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發布了《人單合一計分卡認證體系》。相較于傳統時代企業管理用的“平衡計分卡”,“人單合一計分卡”誕生于物聯網時代,標志著人單合一模式在全球復制推廣有了統一標準和進階體系。EFMD企業服務總監馬丁·默爾勒表示,這是“人單合一”帶來的新的路徑,學習的熱潮席卷全球。
變革目標:生態品牌引領物聯網時代
海爾的物聯網探索的最終指向,就是“生態品牌”。
張瑞敏表示:“物聯網目前催生出的,就是工業互聯網或者產業互聯網,本質就是體驗經濟?!?/p>
從這個意義上說,海爾孵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就是典型的生態品牌。
在論壇當天的圓桌環節,卡奧斯與生態方一起分享了這樣的案例。今年在疫情最嚴重的3月份,卡奧斯平臺上的用戶交互顯示,很多用戶對口罩提出了兩個方面的需求:一是買得及時;二是用得放心,即用戶希望口罩除了可以防飛沫,還可以具備殺毒和隔離功能。
傳統口罩生產流程中有至少14天的環氧消殺周期。怎么縮短這14天,同時又能讓口罩具備消毒和隔離功能?圍繞用戶需求,卡奧斯聯合海洋科技企業明藥堂、熔噴布原料廠普華,僅用20天就研發出甲殼素自消毒的口罩,完全替代了環氧消殺過程,做到口罩自消毒和即產即用。
依托卡奧斯的大規模定制模式,平臺上的生態資源,不是簡單交易,而是創造用戶體驗,從而實現企業、用戶、資源共創共贏共享。
是變革催生出了卡奧斯這樣的形態。東北大學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柴天佑院士表示:“卡奧斯之所以做得好,核心在于海爾對經濟模式、生產方式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革,提出了‘人單合一’?!?/p>
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李培根院士看來,卡奧斯成為一個生態圈的構建者、滋養者、生存者,這種生態力量,使得新物種自涌現、自進化、自增值。
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長孔翰寧院士也認可生態的力量,他表示:“卡奧斯吸引了很多合作伙伴,我真的很感謝卡奧斯通過合作伙伴,豐富了‘工業4.0’ 的理念和能力。我認為卡奧斯早已將柔性化這個特點融入了大規模定制平臺,而以用戶體驗為中心也成為卡奧斯在新冠疫情這個大危機面前表現出韌性的基礎。”
商業生態的價值,在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構建中凸顯。
“21世紀不是企業和企業的競爭,一定是商業生態和商業生態的競爭,所以每一個商業生態系統都有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誕生、擴張、領導、自我更新。如果沒有自我更新,則會滅亡,是共同演化的過程。” 這是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的提出者詹姆斯·F·穆爾的一段經典論述。
張瑞敏引用這段話作為當天演講的結語。在他看來,這與海爾“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的觀念十分契合。
時代的企業就是要迎著時代之變而變,在變革的浪潮中引領時代。(青報全媒體記者 楊 光/文 史 鑒/圖)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