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雙創園項目投用
打造集全球一流人才、技術、資金、產業于一體的雙創平臺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1月17日上午,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國創中心雙創園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管理機構同日入駐。雙創園項目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之一,定位于軌道交通產業創新資源聚集、科技成果外溢輸出的創新創業服務社區。國創中心管理機構的入駐將帶動更多高端科研院所、優質企業、科研專家和高端人才集聚示范區,形成青島高端裝備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

鳥瞰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國創中心雙創園項目。
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是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共同批復,由青島市政府和中車集團聯合共建的我國第一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主要聚焦軌道交通前沿引領和關鍵共性技術,打造全球軌道交通產業研發與應用創新高地。國創中心總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600億元,高速磁浮實驗中心、高速磁浮試制中心、軌交車輛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等3大實驗平臺目前均已交付使用,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正是在此下線。此次正式投用的雙創園項目目標是打造集全球軌道交通領域一流人才、技術、資金、產業于一體的雙創平臺,項目總占地388畝,規劃建設面積90萬平方米。項目分為技術研發、企業總部、孵化加速、公共服務四大板塊,以及配套人才公寓。
雙創園項目將成為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集聚先進制造項目的重要載體。目前,示范區內已集聚了全市90%以上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資源,在國創中心的磁吸帶動下,區域內聚集了國家級創新平臺9家、省級創新研發平臺14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27家,相繼引進中車工業研究院青島院等13家科研院所,組建了由國內外21名頂尖專家合作加入的高端智庫。
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保明表示,國創中心入駐雙創園,將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在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方面,著力提升軌道交通領域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專業技術創新能力,努力實現組織實施國家戰略科技項目的能力、前頭承擔省部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能力。在平臺建設方面,將針對開展的專業技術研究需求,建設一批支撐技術研究、國際先進、國內一流、可開放共享的專業化試驗室,實現專業技術研究與實/試驗研究的有機結合,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提供平臺支撐。在資源集聚方面,將進一步集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吸引和引進一批軌道交通領域知名專家和技術帶頭人,形成穩定、高水平的全職全時核心技術團隊、技術與成果轉移轉化應用團隊和專業化的服務團隊。
作為青島市首批功能區改革試點區,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新一輪深化功能區改革部署,大膽探索、迅速行動,率先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城陽區委常委、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畢建國介紹,示范區將以新一輪功能區改革為契機,運用好市政府成立的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協調推進專題委員會以及示范區和城陽區全面融合、示范區與華通集團和地鐵集團緊密協作的優勢資源,吸引更多的高端科研院所、優質配套企業落戶示范區,大力提高軌道交通產業的本地配套率,為企業當好服務保障的“后勤部”,多方協力共同推動青島軌道交通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通訊員 畢建奎 關偉)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