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心助盲出行志愿活動獲多方點贊,市殘聯、市盲人協會、志愿者團隊以及愛心人士積極參與——
“我們報名當視障人士的‘眼睛’!”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近日,青島日報連續刊發視障人士高維康希望組建愛心助盲出行志愿團隊的報道,引起市殘聯、市盲人協會、部分志愿者團隊以及市民們的關注。“我希望成為視障人士的一雙‘眼睛’!”“我們愿意陪著他們‘看看’青島的美景,感受幸福的生活。”多名市民撥打青島日報熱線表達了他們的心愿。
1月24日,青島大學醫誠紅十字志愿服務隊、交運溫馨巴士馨飛揚志愿服務隊等多個志愿者團隊對這份“愛的邀約”給出“愛的回應”,他們愿意組團加入愛心助盲出行志愿活動。“殘障人群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滿足廣大殘疾朋友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高維康發出的‘愛的邀約’引發了廣泛關注,我們期待更多愛心人士和志愿者團隊加入到愛心助盲的隊伍中來。”報道刊發后,市殘疾人聯合會宣文部負責人遲文武說,市殘疾人聯合會每年組織“五個一”活動,鼓勵殘障人士走出家門,看一場電影、讀一本書、游一次園、參觀一次展覽、參加一次文化活動。今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市殘疾人聯合會將組織視障人士公益游園活動,愛心助盲出行志愿活動可以與這次活動對接,幫助更多視障人士前往活動現場感受春的氣息,讓視障人士的生活擁有更多色彩。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市約有4萬人存在視力障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病、因傷致盲的中老年人。因為家人忙于工作,沒人陪他們經常出門,大部分視障人士被迫長年“宅”在家里。“你們真是為視障人士做了一件大好事!”市盲人協會主席曲云鋒聯系本報點贊說。據曲云鋒介紹,此前,市盲人協會曾聯合愛心人士開展結對幫扶活動,但這種“點對點”的幫扶模式存在短板,視障人士需要出門時,幫扶志愿者很可能有事情要忙,難以及時提供幫助。
曲云鋒告訴記者,上海市推出了“我是你的眼”助盲出行志愿服務項目,可以通過網上預約,定點定時,全程陪護,為視障人士提供“接單式”志愿服務。志愿者接單后可以陪伴視障人士就醫、購物、探親、出游,讓助盲出行像網約車接單一樣便捷。“希望青島的愛心助盲出行志愿活動能夠召集一批有意愿的助盲志愿者,形成長效機制,持之以恒地開展愛心助盲出行活動,讓更多的視障人士能夠安全、自在地行走在陽光下。”曲云鋒說。
“青島大學醫誠紅十字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均為醫學專業學生,他們有愛心也有能力為視障人士當好一雙‘眼睛’。”1月24日,青島大學醫學部的肖融老師聯系記者說,近日,青島大學醫學專業的大學生們在《青島日報》上看到了愛心助盲出行志愿活動的相關報道,他們希望以醫誠紅十字志愿服務隊的名義,組團參加這一公益活動。“報道中,視障人士提到他們對醫院的環境不熟悉,就醫時常常找不到診室。我們服務隊每年派出大學生導醫志愿者3000余人次。他們活躍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立醫院、市中心醫院、市海慈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等醫院的導醫服務崗位上,他們對醫院環境非常熟悉,可以為視障人士提供全程引導和就醫輔助。”肖融說,除了陪伴視障人士就醫,醫學專業的志愿者們還可以用他們掌握的醫學知識,為視障人士定期監測血壓、血糖,提供健康指導。此外,志愿者均參加過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培訓,能夠熟練掌握心肺復蘇等應急救護技能,如果突發意外事件,可以第一時間展開急救。
除大學生外,來自社會各界的志愿者也紛紛組團報名。“我們從2015年開始開展助盲行動,但主要針對乘坐交運溫馨巴士的視障人士,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愛心助盲出行志愿活動,擴展我們的助盲活動邊界,讓更多的視障人士可以安全、便捷地出行。”交運溫馨巴士馨飛揚志愿服務隊的王女士打來電話。據她介紹,交運溫馨巴士馨飛揚志愿服務隊有志愿者1500余人,服務主場輻射3所自閉癥學校、4處愛心發屋、17家養老院和27個服務基地。2015年,馨飛揚志愿服務隊開始與視障人士家庭結成幫扶對子,開展愛心照料、愛心幫扶、愛心理發、外出陪伴、心理解壓等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通過多年的愛心幫扶,我們也發現視障人士存在出行難的問題,已在70多條公交線路上推出了護導盲人出行服務。”王女士介紹。視障人士可以撥打電話66729885告知詳細的出行站點和乘車時間,公交車到站后,駕駛員會主動引導視障人士安全上車,并提醒其他乘客為特需乘客讓座。目前,交運溫馨巴士馨飛揚志愿服務隊已經發出2000余張盲人乘車招手提示牌,為特需乘客提供無障礙乘車服務超過1000人次。
“我們希望將愛心助盲出行的范圍擴展到公交線路之外,只要視障人士有出行需求,我們的志愿者可以陪伴他們去醫院或者超市,讓他們可以在城市里更安心地行走、更舒心地生活。”王女士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陳金)

青島日報2022年1月25日5版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