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6日訊 農村學校建起人工智能實驗室、免費的教育資源在網上共享、鄉村教師職稱評審和培訓都有政策傾斜……青島教育將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每個孩子不失學,推進教育資源城鄉均衡。
嚴守控輟保學底線方面,青島持續推進全市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清零鞏固行動,通過每學期期初調研進一步落實控輟保學動態監測工作,為每個家庭困難孩子確定一個關愛聯系人,加強學校與學生家庭的常態化溝通,關注學生學業、及時溝通落實相關政策,解決每個學生的具體問題,實現精準控輟、動態清零。精準識別學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各學段脫貧繼續享受政策學生和邊緣易致貧學生,春季學期累計為4413名學生免除學費、發放助學金594萬元,秋季學期累計為4117名學生免除學費、發放助學金950萬元,為學生就學提供經濟保障。
推進教育資源城鄉均衡方面,2021年,青島投入812萬元重點幫助平度、萊西農村學校建設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島教育e平臺內置豐富的教育應用、數字資源和益輔導名師課堂等,供全市城鄉師生免費使用,有效保障了鄉村學校及師生享受同等優質的平臺和資源服務。
鄉村教育擴優提質,還有持續優化的傾斜政策支持。職稱評審政策上,向鄉村教師傾斜,實施鄉村任教10年、20年、30年參評中級、高級、正高級不受崗位限制的職稱評聘政策,確保鄉村教師“留得住”。2021年通過此政策評審的正高級職稱10人,副高級職稱998人,評審通過人數在全省居前列。教師培養政策也向鄉村學校傾斜,確保優秀人才“進得來”。2021年落實省公費師范生定向培養計劃240名,定向我市鄉村地區就業不少于6年,計劃數量在全省前列,為我市鄉村地區補充優質教育力量奠定良好基礎。出臺《青島市教育強鎮筑基行動實施方案》,在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五個區市進行試點,重點扶持一批鄉鎮學校示范,為全市鄉村學校高水平建設奠定基礎。同時,落實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運行補助,市、區兩級財政投入1585.2萬元,對全市215所300人以下農村小規模中小學校食堂實施運行補助,惠及約3.4萬農村中小學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