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2月8日訊 在上午結束的冬奧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谷愛凌奪冠,這也是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中國隊奪得的首枚金牌。
谷愛凌奪冠后全網沸騰了,這位18歲的天才少女憑借著自己超強的專業技術和人格魅力獲得無數喜愛,成為征戰北京冬奧會冰雪軍團里最受歡迎的運動員之。
而在谷愛凌的計劃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奪金只是完成了目標任務的三分之一。后面的坡面障礙和U型場地技巧兩個項目是她的更強項,對她來說,一屆奧運拿3枚金牌不是夢。

U型場地技巧有實力也有對手
U型場地技巧在一個U型雪槽中進行,雪槽的長度為150至170米,寬度為19至22米,槽的深度為6.7米,坡度為17至18度。運動員用自由式滑雪技巧完成空翻、轉體、抓板等技術動作。裁判員依據整體印象,對運動員的整個滑行表現進行評價,出現失誤將被扣分
冬奧會U型場地項目,谷愛凌奪冠概率最大。2021年3月,谷愛凌首次代表中國征戰自由式滑雪世錦賽,谷愛凌克服手指骨裂傷病,在女子U型場地、坡面障礙技巧、大跳臺三項比賽中斬獲2金1銅。在北京冬奧會前,谷愛凌的狀態越來越好。2021年12月她在大跳臺世界杯美國斯廷博特站得到首枚冠軍金牌。12月10日谷愛凌在U型場地世界杯美國銅山站奪冠,12月30日和1月1日在加拿大卡爾加里成為U型場地“雙冠王”,2022年1月世界杯猛犸山站谷愛凌再次奪取U型場地冠軍,最終以年度總冠軍的水晶球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而她這個項目上最大的對手,是平昌奧運會冠軍凱西·夏普,另一位則是同樣冠以“天才少女”的愛沙尼亞選手凱麗·希爾達魯。
加拿大29歲老將凱西·夏普是平昌冬奧會冠軍,也是這個項目上的難度王,她的王牌是能在U型場地做出一個1260度的轉體,除此之外她還能連續做出900度的轉體動作,如果凱西·夏普能夠沒有瑕疵地完成所有動作,將對谷愛凌構成巨大威脅。
希爾達魯和谷愛凌則是同一時代的運動員,2002年出生的她比谷愛凌大一歲。希爾達魯比谷愛凌成名更早,13歲就成為世界極限運動會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此外,加拿大選手蕾切爾、美國小將福爾哈伯·漢娜本賽季都站上過世界杯領獎臺。

坡面障礙技巧兩次機會選高分
坡面障礙技巧項目是在由鐵軌、桌子、箱子、墻壁等各種障礙及跳臺構成的賽道上進行的比賽。選手可在各種障礙中進行選擇。比賽中,裁判員會根據選手起跳高度、回轉、技巧、難度系數等分別打出滿分為100分的綜合表演分數,而其平均分數將作為最終的分數。選手可進行2次表演,其中更高的分數將決定最終排名。
相比U型場地,谷愛凌在坡面障礙技巧的比賽中,面臨的挑戰更多。
包括希爾達魯、平昌冬奧會冠軍薩拉·霍夫林和現世界第一的法國選手泰斯·萊蒂克斯,都將是谷愛凌的競爭對手。其中,希爾達魯是這個項目中最強大的一位。2020年的洛桑冬青奧會上,谷愛凌便和希爾達魯上演了一出“神仙打架”。
新聞延伸
她還是時尚模特和學霸,她自稱是看《哪吒》長大的海淀孩子
天才美少女、極限運動會冠軍、時尚模特、學霸、還是一名斯坦福新生。雖然只有18歲,但谷愛凌的少年時期卻可以用傳奇來形容。
3歲開始滑雪,8歲加入自由式滑雪隊,9歲拿到全美少年組滑雪冠軍,11歲摘得全美自由式滑雪13歲以下坡道障礙賽冠軍,13歲開始參與成人組的比賽。14歲谷愛凌就已經獲得了9個全美冠軍,家里還擺放著她的50枚金牌。16歲谷愛凌在2019年的自由式滑雪世界杯賽事中獲得坡面障礙冠軍,這是她第1個世界冠軍,從此開始被譽為00后滑雪天才。備戰冬奧期間,仍能拿下接近滿分(1580分)的SAT成績,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在剛剛結束的2021-2022賽季世界杯中,谷愛凌在37天內收獲6金2銀1銅共9枚獎牌,被國際滑聯評價為“史上第一人”。
在中國滑雪界,她一直也扮演著歷史書寫者的角色,從2020年冬青奧會,到2021年的世界極限運動會、世界錦標賽,再到2022年冬奧會,谷愛凌都是首次參賽就登上領獎臺,在北京賽場,她更是實現了中國女子雪上的奧運金牌夢,為中國冰雪實現歷史性突破。
天才”的稱號有時會掩蓋努力的分量,谷愛凌的每一次冠軍和金牌都來之不易。谷愛凌1米7的身高在滑雪場上并不算優勢,比賽時看起來動作輕盈,但訓練起來其實非常辛苦。
2019年,16歲的谷愛凌,已經決定為中國隊征戰冬奧,她為此制定了嚴格訓練計劃,但2020年初開始疫情讓一切的戶外訓練泡湯,原定來美國的教練也在臨行前取消計劃,谷愛凌只能面對難題,自己想辦法訓練。接下來被困洛杉磯家中的四個月,谷愛凌時刻沒有松懈,“一整天都在想我今天沒鍛煉,然后強迫自己去做練習,因為我應該這樣做”,她有一根自律的神經始終緊繃著,催促自己在困境中找到新的解法,去挑戰自己。
谷愛凌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參加北京冬奧會一直是我的夢想,能代表中國隊參賽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幸,為此,我要求自己必須保持自律——每天保證 10 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在工作學習之余堅持寫日記,在訓練時把每個動作做到最好。為了避免打亂節奏,我在雪上訓練時能做到一連好多個小時不吃一口東西、不喝一口水。
在飲食方面,不能吃的我堅決不會吃,但能吃的、該吃的,我吃起來也毫不含糊。每次吃完東西照鏡子,我想到的不是 “這雙腿是不是變粗了 ”,而是“這雙腿能在空中跳得這么高,能做出這么多技術動作,能完成以前任何人都沒有完成過的事情”,這讓我感到非常驕傲。”
2019年至今,她代表中國在各大比賽拿下12金2銀3銅,并在今天收獲一枚寶貴的奧運會金牌。
谷愛凌很少面對鏡頭說自己撕裂的右手韌帶、摔斷的鎖骨、粉碎的腳骨和讓她當場失憶的腦震蕩。她清楚的知道想要最終站到冬奧會舞臺上,這是她必須要付出的那一部分。“沒有天才這回事,我就是普通人,我相信天賦只占0.1%以下。”谷愛凌坦言。
雖然出生于美國,但谷愛凌在母親影響下從小就了解中國,2歲以后每年夏天都會跟著母親回中國,補習數學以及生物。有人管她叫洋娃娃,她反駁說,自己是“看《哪吒》長大的海淀孩子”。 谷愛凌講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還帶著一股北京腔。走到哪里都會跟別人介紹:“我是個中國女孩。”每年她都會隨母親回家探親,來到中國后,她會主動去結識中國朋友,了解中國文化。
她自稱自己為“大海淀的孩子”(北京海淀區)。谷愛凌說:“從我有記憶開始,我每年都會想什么時候可以回北京,回來玩、吃東西,我根本不記得我什么時候第一次回北京,但它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谷愛凌如今的成功,離不開母親谷燕的培養。谷燕自己酷愛滑雪,曾經做過滑雪教練。在谷愛凌3個月大時,谷燕就將她帶到了滑雪場。在發現孩子有運動天賦后,母親引導孩子定下目標,之后兩人相互促進,全力完成目標。
谷愛凌剛滿3歲時,就開始接觸滑雪。經過簡單教學,谷愛凌便能很好地穿戴滑雪板,完成一些基本動作。在滑雪場上急速下降時,她并不恐懼速度,反而會俯身以減少風阻來加速。后來,谷燕接受采訪還說,看到女兒玩得這么開心,不如更系統的好好學學滑雪。
當時谷愛凌一家居住在舊金山,要滑到好的雪,就要去幾百公里外的太浩湖。2011年,母親送8歲的谷愛凌加入了美國太浩湖的滑雪隊。期間谷愛凌曾經猶豫要參加高山速降還是自由式滑雪,媽媽擔心她參加危險的速降比賽,她就選擇并開始練習自由式滑雪。后來谷燕曾經表示,等自己發現自由式滑雪是極限運動時,已經來不及干涉了。
也在這一年,8歲的谷愛凌回到中國期間,還幫助“組織”并參加了當時國內第一次坡面障礙技巧比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許諾 張芝萌)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