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張文武做客早報理財會客廳 講述“六穩”“六保”青島故事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有的生活秩序,經濟和市場同時按下“暫停鍵”。生產中斷、“訂單荒”、成本增加、現金流緊張、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劇……企業尤其是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如墜冰窖,各種難關迎面撲來。
越是困難越要穩住。為有效應對疫情沖擊、全力支持復工復產,人民銀行總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行了3次降準,相繼推出了3000億專項再貸款、5000億和1萬億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通過LPR改革引導貸款利率不斷下行,為實體經濟恢復增長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2020年經濟數據半年報,青島生產總值實現了難能可貴的正增長,同比增長0.1%,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7和0.3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升7.2個百分點。這一數據的背后,必然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小微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攻堅、疫情影響重點領域幫扶、科技金融增量擴面、政銀企對接、債券融資助企、金融政策和產品推介……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張文武做客早報理財會客廳,講述青島8大專項行動背后的“六穩”“六保”故事。
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張文武
戰疫情銀行業提供企業資金1172億
記者:疫情之下,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成為今年金融業最重大的攻堅任務。針對疫情影響,尤其是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行業,青島銀行業做了哪些有針對性的舉措?
張文武: 在疫情影響最嚴重、抗疫最膠著的階段,主動配合市委市政府“千名干部聯系萬戶企業”工作,組織全市銀行機構開展“千名金融服務專員聯系萬戶企業”活動,優選千名金融服務專員與千名干部“一對一”結對子、進現場摸排企業融資需求,宣傳金融政策,推廣金融產品,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全市銀行機構累計走訪企業9706家,共為 3286家企業提供資金支持1172億元,支持獲貸企業穩定就業崗位13.25萬個,較獲貸前增加2.44萬個,為我市經濟增長起到有力支撐。
積極對接市有關產業主管部門,征集核心供應鏈、文旅、餐飲企業等保市場主體的重點領域融資需求,向銀行機構雙線推送,強化重點領域和群體融資需求對接。截至目前,各銀行機構共為970戶重點領域企業累計發放貸款369億元。
餐飲企業對現金流要求較高,同時在這場疫情中受影響又最重,我們針對受疫情影響餐飲業企業創設“食宜貸”融資模式,運用央行資金推動法人銀行機構助力餐飲業企業復工復產,帶動全市銀行機構累計為1153家餐飲業市場主體發放貸款13.84億元,穩定就業崗位2.55萬個,有力地支持了企業正常經營和就業崗位穩定。隨后,在“食宜貸”成功經驗的基礎之上,我們又引導推動個性化金融服務創新,聚焦外貿、住宿餐飲、旅游文化娛樂、交通運輸等行業,以及行業龍頭企業和核心配套企業、重要產業鏈企業,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盡快脫困發展。
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2479億
記者: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制造業作為青島的支柱產業,在抗風險、轉型升級時也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有沒有相關對策?
張文武:今年以來,圍繞市委提出的將我市打造成為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重大戰略部署,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強化部門協作,特別是與市工信局開展黨委(黨組)聯學聯建,頂格推進金融和產業政策協同協作,明確了金融支持我市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路線圖,即金融推動制造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齊頭發展,構建起工業互聯網全產業生態。創新政策引領,聯合市金融局等多部門,印發了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等2份政策文件,為金融支持工業互聯網建設帶來金融政策紅利。
我中心支行特別安排了不低于1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優先滿足普惠小微制造業企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需求。安排不低于10億元的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和普惠小微延期還本付息激勵額度,進一步支持制造業貸款投放。同時,建立先進制造業企業白名單,依托融資服務平臺組織金融機構快速對接工業互聯網領域企業的融資需求。
在上述政策的指導下,全市金融機構創新工作思路,確保各項政策落實落細。截至8月末,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2479億元,較年初增加76億元,同比增速6.3%。
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記者: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受到較大沖擊,但是我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速超過各項貸款18個百分點。請問金融支持普惠小微企業方面,人民銀行有哪些具體舉措和經驗?
張文武:小微企業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在疫情期間受到的沖擊和影響更大,所以對小微企業的支持措施要更加精準、更加有效、更加硬核。為應對疫情、幫助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綜合施策積極為小微企業紓困。現在看,效果較為明顯,8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保持快速增長,余額1164億元,同比增長33.67%,比年初增加245億元。
一是用好用足貨幣政策工具。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聚焦小微企業等用真金白銀引導銀行機構加大貸款投放。今年以來,累計發放再貸款再貼現資金173.4億元,支持民營小微、涉農企業9223戶,資金規模和惠及企業家數達去年同期3倍。二是會同銀保監局推動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不低于40%,督促銀行機構改進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完善績效考核評價,強化金融科技運用,提高風險評估能力,落實盡職免責要求,形成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三是開展首貸培植行動。加大與市政府有關部門溝通協作,推動商業銀行開展首貸培植行動,持續增加首次從銀行體系獲得貸款的企業數量,今年以來有4000余家民營小微企業首次獲得貸款近100億元。四是著力提高信用貸占比。引導銀行機構發放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提升企業獲貸便利度。截至8月末,全市銀行機構普惠小微信用貸款余額比年初新增56.07億元,占普惠小微貸款新增額的23.89%。五是落實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緩解小微企業階段性資金周轉困難,6、7、8三個月,我市銀行機構共實施普惠小微貸款延期還本付息44億元。六是落實好LPR改革要求,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有序開展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進一步引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行,8月末,全市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54%,分別較年初和同期下降0.34和0.41個百分點,其中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09%,分別較年初和同期下降1.07和1.14個百分點。
對普惠小微貸款“應延盡延”
記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市場主體而言,優秀的金融政策工具是“輸血”的利器。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出臺了哪些貨幣政策工具,青島又是如何踐行的?
張文武:為更有效地引導信貸資源重點流向各類市場主體,人民銀行總行創設了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一個是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一個是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首先說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貸款資金周轉壓力,今年3月1日,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出臺了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最長可延期至2020年6月30日。在這個基礎上,6月1日,又進一步將這個政策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同時要求普惠小微貸款要“應延盡延”。可以說3月份是一個臨時性的政策,那6月份的延續就是一個階段性的安排。為了鼓勵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對普惠小微貸款“應延盡延”,人民銀行按照延期還本普惠小微貸款本金的1%給予激勵。截至目前,我市法人銀行機構共為2993戶普惠小微企業辦理貸款延期3611筆,延期本息共計35.67億元,延期率為68.51%。
另一個是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針對符合條件的法人銀行機構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貸款,人民銀行按照貸款本金的40%給予優惠資金支持。通過這項政策可以帶動法人銀行機構切實減少對抵押擔保的依賴,確保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占比明顯提高,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從3月1日截至目前,我市法人銀行機構為7785戶普惠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8167筆,金額17.24億元,加權平均利率為6.11%,占全部普惠小微貸款發放額的6.54%。(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婷 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