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人的永恒追求,但往往現實的壓力讓很多的人忘記了怎樣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快樂。其實快樂是一種習慣,只要善于培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很快樂。這20個讓你更快樂的習慣,你應該擁有。
愿你在新的一年,做一個快樂的人。

1、學會感恩
不要一味地匆忙奔跑,放松——適當地放慢腳步,多一些目光給生活,你會發現,日落的霞光其實充滿著希望。
2、明智地選擇自己的朋友
根據哈佛的研究,影響個人幸福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人際關系。所以如果你想變得開心的話,要和價值觀相近的人在一起,他懂得欣賞真實的你,讓你的生活變得更豐富,快樂,有意義。
3、培養同情心
我特別喜歡《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一句話,是男主的父親說的: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牢記,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你曾經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多一些同理心,生活則多一點快樂。
4、不斷學習
當下的學習也許你暫時感受不到變化,但是在日積月累的過程后,當你能了解何為水滴石穿了。
學習過程中你不斷地經歷別人的人生,不斷地吸收別人的思想,不斷地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
不斷地學習使你充滿活力,永保激情。

5、學會解決問題
親愛的爸爸媽媽,別讓你們的寶貝每天都在喊:媽媽,我的襪子呢?爸爸,我的自行車呢?媽媽,我不會寫這道題!爸爸,我不想去上學!
你們應該引導孩子去直面挑戰,調動全身力量尋找解決辦法。通過解決實際的問題,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并且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悅。
6、做你想做的事情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我們每天的時間要分成三分之一去睡覺,三分之一去學習/工作,最后的三分之一則基本決定我們的幸福感。
何不妨去做一些想做的事呢!培養一個愛好,任何一個讓你能發出不同色彩的愛好。
7、活在當下
你感到沮喪和懊悔,是因為你活在過去。你感到擔憂和焦慮,是因為你活在未來。
只有當你活在當下時,你才可能感到滿足、開心和平和。
已經失去的無法追回,尚未發生的不可預知。
請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

8、要經常笑
笑是對抗生氣或沮喪最有力的的東西。
不要把生活看的太嚴肅,要學會在每日的奮斗中尋找幽默感和笑聲。
9、學會原諒
爸爸媽媽原諒孩子犯錯誤,并幫助他們糾正,孩子也應該原諒父母一時生氣的口不擇言。
只有通過我們的錯誤,我們才慢慢學會如何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好的人。
10、要經常說謝謝
向那些讓你生活變好的人,無論或大或小,表達出你的欣賞之意。真誠的贊美和感謝,是維持快樂的潤滑劑。

11、學會深交
我們的幸福感會在與另一個人的深交中不斷猛增。專注聆聽可以加強這種關系紐帶,把幸福感帶給自己和別人。
12、信守承諾
我們的自尊是建立在我們對自己守承諾的情況下。高度的自尊和幸福感有直接關聯,所以要對自己、對別人遵守承諾。
13、冥想
保持冥想的習慣可以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質的變化,包括海馬體黑色物質的密度。這不僅對學習和記憶很重要,也會增強自我意識,改善身心健康,增加同情心和反省的能力。
如果生活的很忙累,冥想是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14、專注于你在做的事情
當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會處于一個開心的狀態。
當我們處于這種狀態,你就不大會關心別人對你怎么看,不大會被不重要的事情干擾。

15、保持樂觀
悲觀者認為,杯子一直是半空的;樂觀者認為,杯子一直是半滿的。
每當你面對一個挑戰時,如果你總是傾向于最壞的想法,那就自我調整這種情況——告訴你自己一種情形的好處,或者你從中學到的東西。
樂觀肯定能驅動成功和幸福感。
16、無條件的愛
沒人是完美的。接受你自己所有的不完美,也要這樣對待別人。
無條件的愛一個人并不意味著你要花所有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或者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無條件的愛意味著接受真實的他們,以他們自己的步伐,讓他們自己摸索。
17、竭盡全力,然后交給命運
沒有完成的方案和不斷的失敗,將不可避免地削弱你的自尊。但是,竭盡全力后獲得的滿足感一定是最強的。
當你放棄的時候,你已經被自己打敗。當你盡了全力,你就沒有遺憾了。

18、好好照顧自己
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幸福的關鍵。如果你身體不好,你無論如何努力,都很難快樂。
確信自己吃得好,做鍛煉,找點時間休息。好好照顧你的身體、大腦和精神。
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有健康的體魄。
19、學會給予
做好事是最能確保你心情好的方法之一。
根據研究,人們做好事,他們的大腦變得活躍,就好像當你經歷別的獎勵時,大腦所受的刺激。所以,那些關心別人的人要比不大關心別人的人更開心。
20、找到你生命的意義
人類是觀念的動物,我們懷有怎樣的觀念,就會踐行怎樣的生活方式。
一個人如果不關心自己存在的意義,不曉得自己生命的目的,那么他的生活必定是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的。這樣的生活不可能快樂。(來源: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