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1日訊 伴隨著站臺信號燈亮起,今晚9點35分,G2096次“魯甘勞務協作—青島·定西返崗務工高鐵專列”列車緩緩駛進青島火車北站。
車廂一打開,定西籍小伙孫勝文迫不及待就走上站臺,一邊拉著行李,另一只手高舉著手機,正跟2000多公里外的父母視頻通著話。“爸、媽,我到青島了!這會兒天黑看不清遠處,但我提前用地圖查過了,火車北站西廣場隔著一條大馬路就是膠州灣,就是大海!有時間我一定得去海邊好好看看,到時候拍照片發給你們!”雖然歷經十幾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但欣喜與期待還是讓孫勝文興致勃勃。

“別總想著玩,你這次去要好好工作,爭取以后能留在青島。”電話那頭,家人囑咐著。“那是肯定的,到時候我就把你們都接來,咱們在青島安個家!”孫勝文高興地說。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共同富裕,同時也為了滿足春節后企業的用工需求,助力青島復工復產,根據山東甘肅兩省人社廳以及山東省協作甘肅干部管理組的部署要求,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青島市鄉村振興局協同各方,“魯甘勞務協作—青島·定西返崗務工高鐵專列”順利成行。這也是青島連續第二年推出務工高鐵專列。

本趟專列的540位定西籍務工人員,既有節后返崗的“老”員工,也有初來青島工作的“新人”。抵達青島北站后,他們將以“點對點”的形式,分赴全市109家企業的工作崗位。為了讓他們更好地適應青島的工作、生活,青島也為他們準備了包括基本生活物資在內的歡迎“禮包”、入職前的崗位培訓,同時,人社專員也將對其開展“一對一”追蹤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青島就業。
“去年我在膠州一家工藝品企業上班,不僅薪資待遇高,這里的氣候條件、環境也都很好,這次回家過年,不少老鄉、朋友跟我打聽來青島工作的事情,我這次帶來了50多個愿意來青島工作的老鄉。”王文霞告訴記者。

除開通高鐵務工專列、免費接來青島就業外,近年來,青島也積極轉變幫扶思路,開辟合作路徑,建機制、搭平臺、送智力、精服務,書寫新階段東西部勞務協作的新篇章。
—春風西送,在當地定期舉辦勞務協作招聘會。
積極赴協作地區結對區縣舉辦勞務協作招聘會,2021年以來,赴定西、隴南舉辦東西部協作現場招聘會29場,發布招聘崗位64338個。截至目前,幫助兩地農村勞動力來青就業3815名(其中脫貧人口1991名),協作地區農村勞動力來青就業數持續增加。
—有的放矢,助力農村勞動力就業工作拓點擴面。
先后在青島市南區、市北區等7個區市,建立青島—定西東西部勞務協作工作站。海信集團與定西理工中專、定西工貿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此外,向全國十幾個跨區域勞務合作城市推送崗位信息,目前已幫助協作地農村勞動力省內就近就地就業22563名,省、市外轉移就業13521名。
—授之以漁,推動協作地區技能培訓向縱深發展。
2021年以來,青島與隴南、定西簽訂多項勞務培訓協議,攜手推動形成“政府服務推動、市場主導配置、互利互惠共贏”的技能培訓新格局。截至目前,青島各區市人社部門赴西部結對區縣組織開展以電子商務、育嬰保健、電工焊工、面點烹飪等為主題的技能培訓班共62期,培訓協作地農村勞動力3743人次。
—傳經送寶,為當地民生事業發展扶智增效。
2021年9月,青島選派的8位衛生醫療、農業種植等領域專家,現場為隴南成縣利和萃取科技有限公司、徽縣中醫院、定西中醫院以及隴西保和堂藥業4家單位(公司)建言獻策、破解難題,并設立青島-定西中醫藥產業專家工作站、青島-定西名醫診療專家工作站。與此同時,持續探索事業單位定向招收協作地區人員等工作。
“人引得來還得留得住。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協作地區勞務人員的穩崗跟進,持續提升服務質效,讓他們來得放心、留得安心、干得舒心。”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強化頂層設計,探索撬動社會力量,推動東西部勞務協作領域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高效融合,爭取打造一批叫得響、立得住、推得開的高質量東西部勞務協作項目。”(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