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玉波二號’葡萄的品相,綠色中透出金黃,個頭大,果實硬,香味濃,甜度高,種植起來沒有那么復雜,我自認為要比‘陽光玫瑰’等品種還好。 ”韓玉波在自己的葡萄種植基地里,看著一串串葡萄,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樣。今年57歲的韓玉波是平度市大澤山鎮江北葡萄研究所所長,和葡萄相伴30多年,沉迷于葡萄的雜交育種27年。現如今,他的“玉波系列”葡萄已試驗到了九號——溢香早玉,有“極早熟、濃香型”的特點,他最得意的“玉波二號”品種更是馬上要推廣種植了。
/現場/
把葡萄當成自家“孩子”
別人忙著擴大規模種植葡萄多收益,韓玉波卻守著自己的種植基地搞研究,還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個農民創辦的研究所——江北葡萄研究所。記者來到他的研究所時,他正在種植基地里和自己的葡萄“對話”。
“你看這個葡萄,通體金黃,晶瑩剔透,像個高貴的王子! ”見記者來訪,韓玉波忙不迭介紹起自己的得意作品“玉波二號”。 “你再看它的雙胞胎姐姐‘玉波一號’,紫紅色的,靠近了就能聞到玫瑰香氣,像個美麗的公主! ”韓玉波說,他早已把培育的葡萄品種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我跟葡萄有語言交流,它們要吃了、要喝了、生病了,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
韓玉波說,他和葡萄的結緣已經不記得是什么時候了,從小家里就種植葡萄。他打聽到城陽區有人移栽了從日本引種的巨峰葡萄,個大價高。 “當時花了300塊買了800枝種條。 ”韓玉波說,20多天后這批種芽長出了翠綠的新葉。 “這個品種在當時的大澤山比較稀罕,第一年我就賺了上千元,趕上之前兩年的收入了。 ”
1993年,韓玉波做夢都想不到自己與一株葡萄的偶遇,竟然能讓葡萄雜交成為他27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事業。 “那是一棵‘秋黑’葡萄分出3根枝條,中間的一根特別粗,結出的葡萄個頭單粒特別大,幾乎是旁邊枝條上葡萄的兩倍。 ”時至今日,韓玉波對這次美妙的邂逅依然記憶猶新。這么大的葡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出于好奇,韓玉波將這根枝條裁剪下來,進行扦插培育。等到1997年韓玉波到甘肅農業大學學習才得知,這是“秋黑”葡萄單株芽變產生的新品種,屬于基因突變,概率是10萬分之一。韓玉波十分興奮,萌生了將新品種培育出來的想法。
/講述/
做葡萄雜交培育“上癮”
普通的農民沒有葡萄雜交的知識和經驗,培育新品種的過程難免走彎路。幾年下來,別家的葡萄園一如既往地秋收得利,而韓玉波卻賠了不少錢。 “培育新品種并不容易,葡萄雜交對授粉時間要求非常苛刻,時間一過就只能再等一年,前期因為缺少必要雜交知識,沒少走彎路。”韓玉波說。有人說韓玉波是“癡人說夢”,可他還真就犯起了 “癡勁”,非要把雜交葡萄搞成。他白天在地里做試驗,晚上翻書學雜交知識;農忙時站在葡萄藤下搞雜交,農閑時外出取經拜師學藝。
歷經14年的反復試驗,韓玉波終于在2007年培育出了我國最大粒晚熟鮮食葡萄“紫地球”。2009年,韓玉波的“紫地球”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成為繼上世紀50年代邵紀遠夫婦培育的 “澤山1號”“澤山2號”后第3個大澤山本地葡萄新品種。
新品種出來了,讓韓玉波很高興,因為大澤山本地葡萄品種已經進入衰退期,平均粒重比以前輕了不少,且不耐儲運,正需要新品種補充進來。但是,他卻并未就此滿足,“紫地球”雖然平均粒重達14.7克,比一般葡萄重了40%到50%,但果香味不濃、甜度不高、食用口感不佳,怎么辦?“在這個基礎上繼續雜交改良!”韓玉波下定決心,一切從零開始。接下來的幾年里,韓玉波重新研究葡萄雜交育種的每一個過程和細節,北上沈陽農大,南下江浙,西去新疆,到處求師學藝。為了增加雜交成功幾率,他果斷將自家60畝處在豐產期的葡萄換掉,全部改成了大棚雜交試驗田,并成立了“江北葡萄研究所”。
“做這件事有‘上癮’的感覺,培育出一個新品種后,還想讓品種更好,得到更滿意的果實。 ”韓玉波說。
/成績/
6個新品種進入“國家隊”
韓玉波拿出了6張證書展示給早報記者。“這些年來,我已經有6個葡萄新品種取得農業農村部的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證書。 ”韓玉波說,6個品種各有特色,其中“玉波二號”在培育之初就以打造一款最容易種的葡萄為目標,現在看來,成績比較喜人。這款葡萄葉片背面絨毛濃密,抗病性強,種植起來省時省力,是適合“懶人”種植的葡萄,4個工人就可以管理50畝葡萄園,可以極大地節約人工疏果成本。
“每張證書都不容易,都是經過反復篩選,選出最好的種子,多次雜交實驗來的。 ”韓玉波說,本身搞育種就是比較漫長的,一個葡萄新品種下來,從授粉開始,到一個品種拿到國家證書,怎么也得12到15年。葡萄的育種是從第一年的摘花帽開始,將葡萄的雄蕊去掉,把別的花粉放到雌蕊上,這個授粉的過程就需要一年。 “我是個大老粗,鑷子用不好,只能用指甲一點一點地把雄蕊剝下來。 ”韓玉波說每到過年的時候,他就開始留7毫米左右的指甲,好為接下來的授粉做準備。第二步是取出種子,第二年種上以后,三年之內不結果,等結出葡萄來后,收300到500粒種子。再觀察從這些種子里長出的葡萄是不是比兩個親本都要好,“如果不好的話就作廢了,一定要挑最好的,勝過親本的,有推廣價值的。”韓玉波說,第三步是馴化,一般從第五年第六年開始進行嫁接、扦插等,觀察葡萄有沒有變異性,這一過程需要6年的時間。最后一步是觀察,看葡萄的特性穩定不穩定,穩定后到國家農業部門進行審定、鑒定、登記。
為了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葡萄品種,韓玉波想方設法引進國內外最優秀的葡萄新品種做雜交親本。“引進一個新品種種芽大概需要2000元至5000元,花兩萬元引進一個新品種種苗也是常有的事情。 ”韓玉波說,如今江北葡萄研究所的60畝培育基地,已經成為全球優秀葡萄品種的 “基因庫”,正在同步培育中的新品種超過180個。
“一定要培育出更適合我們大澤山種植的高端葡萄品種。 ”韓玉波說,經過了反復進行新品系的結果篩選,證實了“玉波二號”這個品種確實特點鮮明、性狀穩定,花芽分化狀態好,坐果率較高,于是才放心開始推廣。
/對話/
“玉波二號”不比“陽光玫瑰”差
記者:你的“玉波二號”能和“陽光玫瑰”比較嗎?
韓玉波:我這個品種目前看,要比“陽光玫瑰”更好,首先是口感,從香味和甜度上,我感覺比 “陽光玫瑰”略好一些,最主要是種植方面,適合粗放管理,不像“陽光玫瑰”種植起來需要很高的管理成本。
記者:能更具體介紹一下“玉波二號”的特點嗎?
韓玉波:單粒14克-20克,色澤金黃,個頭大、果肉硬,具有濃郁的玫瑰香,畝產控制量在4000斤左右,單穗重量一公斤以上,每公斤售價60元。成果后在樹上掛3個月也沒問題,自然存放可達一個月。
記者:你計劃怎么推廣你的新品種?
韓玉波:我想先讓大澤山的老百姓種上這款高產、耐儲運的葡萄,讓更多的本地百姓從中受益。(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孫啟孟 實習生 逄培培)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