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2日訊 2月21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擴大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范圍的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在原有6家試點公司基礎上,允許養老保險公司參加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記者詢問了多家入圍的試點險企青島分公司部門負責人,均表示尚未收到具體通知,業務開展及產品要等總公司安排。

商業養老保險并非新鮮事物,比如市面上可購買的年金險和增額終身壽險,均屬商業養老保險行列。業內人士表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更強調強制儲蓄和長期領取的“養老”屬性,據銀保監會此前試點要求,消費者達到60周歲及以上方可領取養老金,且領取期限不短于10年。另外,一般保險產品交費分為躉交和期交兩種,專屬養老保險產品在此之上還有“不定期追加”的方式,繳費方式更為靈活。
已在試點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采取“保證+浮動”的收益模式,提供風險偏好不同的兩個投資組合賬戶供客戶選擇,多為穩健型和進取型。據6家公司陸續披露的專屬養老保險產品去年結算利率公告顯示,穩健型賬戶的結算利率為4%-6%,進取型賬戶結算利率為5%-6.1%。
據悉,我國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于2021年6月1日起,由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保險6家人身險公司在浙江及重慶兩地小范圍開啟,試點期限暫定一年。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底,6家試點公司累計承保保單近5萬件,累計保費4億元,其中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投保近1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還擴大了試點保險機構的范圍,養老保險公司也位列試點機構名單。實際上,監管部門早就點名養老保險公司要承擔起養老保障的主業。2021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通知》,要求養老保險公司和養老金管理公司要回歸“專業”,產品設計要突出穩健、安全性和保障性,提升長期服務的能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丁倩倩)
責任編輯:郝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