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電視劇《人世間》收視飆升、成功出圈后,該劇男一號雷佳音的人氣以近乎夸張的速度增長著。
在劇中,雷佳音的演技絲毫不輸如薩日娜、宋春麗、張凱麗等早早棲身影壇的老戲骨們;將劇中人物周秉昆的“好兒子、好男人”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

而他的社交平臺賬號粉絲數(shù)也以令人瞠目的速度達到了1500萬,不少吃瓜群眾們都在網(wǎng)絡(luò)上聲援雷佳音:如果他拿不到影帝,那簡直就是沒天理!
沒想到,《人世間》還沒結(jié)局,雷佳音又一部王炸劇《相逢時節(jié)》開播了,《相逢時節(jié)》熱度不亞于《人世間》,與周秉昆的實在不同,《相逢時節(jié)》化身企業(yè)老總,網(wǎng)友稱,雷佳音版的總裁,是一位難得能將霸道總裁演得如此有人情味的角色。

自出道以來,雷佳音的職業(yè)生涯在網(wǎng)友們看來可謂是步步高升、一帆風(fēng)順。但藏在他如今一路“高歌猛進”背后的,則是一個大器晚成、一波三折的勵志故事。
雷佳音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xué)院02級表演班,硬件條件本就不突出的他在當(dāng)時也并沒有多少人看好。畢業(yè)之后,他便混跡于各大拍攝片場“跑龍?zhí)住薄ⅰ按蜥u油”,擔(dān)任一些沒有多少戲份的小配角。

然而,這段充當(dāng)“跑龍?zhí)住钡慕?jīng)歷不僅幫助他沉淀了演技,還讓他在各個大名鼎鼎的大導(dǎo)演跟前混了個臉熟。
2012年,導(dǎo)演寧浩籌備拍攝電影《黃金大劫案》,片中的男主角是一個叫做“小東北”的街邊混混。他很自然地想到了本就是東北人的雷佳音,一個電話把他叫到了片場。

而雷佳音沉淀多年的精湛演技也沒有讓選中他的寧浩失望;第二次擔(dān)任主角的他就靠著這部戲一舉拿下了第十一屆長春電影節(jié)的最佳男演員獎項。這一年,雷佳音已經(jīng)28歲了,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他初次體驗了一把火起來的滋味。

接下來,他又參演了導(dǎo)演寧浩的電影《心花路放》,這部電影也成了他第一次“火出圈”的契機。
雷佳音在劇中扮演了一個留著絡(luò)腮胡、飛揚跋扈的東北小混混,在劇中他一口一個“我尼瑪”的片段讓許多觀眾捧腹,也讓雷佳音的名字進一步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中。
在這之后,在業(yè)內(nèi)已經(jīng)變得小有名氣的雷佳音也開始接到各種電視劇的拍攝邀約;其中不乏《白鹿原》、《龍門客棧》等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然而真正讓他事業(yè)更上一層樓的,是他參演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他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前夫哥陳俊生”并不是一個討喜的角色,甚至有網(wǎng)友戲稱:要不是雷佳音這張人畜無害的大臉,這個出軌渣男得被罵個狗血淋頭。

而這也正是雷佳音個人魅力的體現(xiàn):他可以完整地詮釋出一個角色的性格。
就像《我的前半生》中的陳俊生,他可以將角色“渣男”的一面詮釋到讓人恨得咬牙切齒,又能凸顯出他在“渣男”背后的隱忍與無奈。誠然,而立之年的雷佳音在那個時間段也遇到過屬于他自己的“中年危機”。
13年拍攝《翻手為云覆手雨》,搭檔張默被曝出吸毒丑聞;14年拍攝《愛情碟中諜》,搭檔姚笛又深陷出軌事件。15年拍攝《白鹿原》——一部原本應(yīng)該大紅大紫的劇,卻好巧不巧地被半路殺出的黑馬《人民的名義》蓋過了風(fēng)頭。

在接受采訪時,雷佳音曾回憶:“我不喜歡做宣傳,但總是想表現(xiàn)自己,又沒什么可以表現(xiàn)的點。”
“在城里拍戲讓我感到安全,因為幾部戲總能認識幾波人;但是拍《白鹿原》他們把我給扔農(nóng)村去了你知道嗎?

天天早上起來我都想:還有多長時間殺青?噢,還剩八個月。”
雷佳音表示《白鹿原》差點就成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當(dāng)時在面對鏡頭說話時,我總是沒自信;那會兒別人一看我就覺得這是個病人。我當(dāng)時是真的在酗酒,因為有家人離去了,有家人生病了,突然就覺得生活怎么能這樣對我。”

那時的雷佳音會一邊灌醉自己一邊想:什么時候才能熬到出人頭地呢?
在大部分觀眾眼里,演員的走紅意味的是更高的代言費、片酬和更大的名氣。但在雷佳音眼里,他更看重的是有選擇拍什么戲的權(quán)利。
雷佳音在《金星秀》上出任嘉賓時曾坦誠道,他曾經(jīng)拍過不少自己都不會去看的影片,因為演員也是人,也得生活。命運也確實沒有辜負這個為了夢想和目標而奮斗的“大齡青年”,一部《我的前半生》讓他的事業(yè)逐漸走向了巔峰。
在爆紅后,他說過:“我終于感覺到大伙們把我當(dāng)回事兒了,其實靠演戲讓觀眾認可你,真的挺有尊嚴的。”

雷佳音能“熬出頭”的一大原因,可能就是他對演技的執(zhí)著追求,讓現(xiàn)在的觀眾們感受到了一種如今非常少見的、老牌演員的風(fēng)骨。

在這個流量至上的年代,雷佳音實際上是一個演員群體的縮影。
他用自己的成功讓人們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可能還有一群兢兢業(yè)業(yè)、保持初心的演員們。他們有的一生嘔心瀝血仍默默無聞,也有的和雷佳音一樣,厚積薄發(fā)數(shù)十載后終成正果。

正是他們的存在,讓如今有些病態(tài)的“流量文化”中出現(xiàn)了一股清流;讓觀眾們重新認識到:
原來大明星不一定都是“花瓶”,原來大明星不一定非要凹人設(shè)、擺架子;原來大明星也可以是一個沒有緋聞的好丈夫、好父親...

把演藝圈的藝人視為高高在上的存在,這種觀念本身就是錯誤的,不健康的。
雷佳音的出現(xiàn),給這個人人“高不可攀”的娛樂圈帶去了一分煙火氣;他和我們中的很多人一樣,也會開心、也會迷茫、也會自信。

或許這才是所謂明星和“公眾人物”們存在的意義:不止讓觀眾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還能看到一個更好的自己,并以其為目標和榜樣努力生活。
責(zé)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