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日訊 今年市辦實事——優化調整公交線路正在加快推進。今天,開通近22年的372路公交線正式停運。為方便372路取消后沿線市民出行,946路公交(主站為后金,副站為洛東小區)同步開通。隨著這兩條線路優化調整,我市公交線網布局更加合理,居民對市辦實事的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在今年市辦實事項目中,“推動開工和投用公交場站6處;結合市民出行需求、市區步行街改造、地鐵及綜合客運樞紐銜接等需求,優化調整公交線路80條”2項工作由市交通運輸局承辦。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謀事為群眾”,加快推進市辦實事進度。截至目前,結合場站建設、地鐵開通及市民出行需求,已優化調整隧道線路、628路、641路等19條(其中取消6條,新開2條)公交線路,完成年度計劃的24%,較好解決了中韓、高昌路、鄭州路、美寓天城等市民反映強烈的部分區域公交出行問題,降低了松嶺路、重慶南路等路段公交線網重復系數,提高了公交運行效率。
隨著地鐵1號線南段去年年底開通,為做好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兩網融合,今年1月1日起,隧道2路、隧道4路、隧道5路、隧道7路等4條線路取消。305路主站由四川路停車場調整為鐵路北站東廣場,副站由弘陽家居調整為天河路停車場,調整后為環行線路,線路號變更為35路。
372路于2000年年底開通,由后金發往臺東郭口路,線路單程長度35公里,存在里程過長、沿途擁堵節點較多等問題,造成運行秩序不穩定,到站準點率較低,乘客候車時間長,出行體驗較差。同時駕駛員勞動強度大,容易出現疲勞駕駛。根據《青島市公交線路優化導則》相關要求,372路3月1日起停運。線路停運后,重慶中路和重慶南路路段內,可由303路、608路、374路替代;沈陽路路段可由8路、32路、206路、607路、608路替代,同時新開辟的946路線會對372路主要客流走廊進行替代,不會產生新的公交盲區。
開工和投用公交場站工作也在加快推進。為優化周邊公交線網、解決公交占路停車問題,結合李滄區、嶗山區、高新區等區域控規,由各區配建公交場站。其中,開工1處甘泉路公交場站,規劃公交停車位45個,計劃6月開工建設,目前正在有序推進前期工作。投用5處公交場站分別為:嶗山區國金中心公交首末站,高新區祥源路公交首末站、河東路公交首末站、火炬路公交首末站、紫荊閣公交首末站,可解決約170輛公交車占路停放問題,目前正在推進項目竣工驗收等工作。
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協調推進公交場站建設和投用竣工驗收等工作。同時,結合道路安全通行能力、市民出行需求、市區步行街改造、公交線網與地鐵銜接需求等情況優化調整公交線路,進一步方便市民出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