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東營市濕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職工 張金海
去年,我在全國兩會的代表通道向大家介紹我的家鄉,這里的藍天白云、生態濕地受到了全國的關注。2021年10月,總書記親臨東營視察,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心里更加亮堂了,也更有干勁了。
2021年,圍繞如何讓城市道路更整潔、天空更藍、濕地更美,我和我的團隊下了不少功夫,在技術創新、改良上力爭有新的突破。在各方面不懈努力下,東營市濕地總面積達到了4567平方公里,形成了以濕地為特色的城市空間形態,由“在城市中建濕地”轉變為“在濕地中建城市”,濕地城市特色更加鮮明。
最近,我和我的團隊在研發一種能夠快速修復的安全警示路樁,這項研發已經接近尾聲,正在聯系對接制造企業。研發初衷也是源于生活的一點感觸。東營是全國文明城市,市區內的口袋公園、濕地公園星羅棋布,為市民提供跑步的生態步道也遍布居民生活圈。為了讓步道使用不受影響,步道的起始點都會設置一些路樁、路障,但這些大理石等材質的路樁、路障,也給居民出行帶來了擦碰風險。我們研發的路樁具有好安裝、易修復、減輕碰撞強度等特性,且制作成本較低,能夠很好地替代原有材質的路樁,在受到高強度碰撞的時候,路樁還可以及時發出信號,以便快速處置,為居民提供更為安全的出行環境。
總書記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環境的關注,是對我們巨大的鼓勵和鞭策。我們將牢記殷殷囑托,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保護好這片大河之洲。我們也熱切期待著總書記再來我們這里走走看看!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廣寅 整理)
責任編輯:陳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