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4日訊 “2022屆在青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高達13萬人,較去年增長近2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同時,受就業觀念和多種心態影響,部分畢業生擇業期望值過高,慢就業、緩就業的現象愈加普遍?!比涨?,在在青高校畢業生留青就業創業座談會上,山東科技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孔環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又是一年畢業季。為抓住高校畢業生求職“黃金期”,助力更多在青高校畢業生盡快實現就業創業,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繼啟動“青雁歸巢”行動,召開青島學子新春座談會向青島籍大學生拋出橄欖枝后,日前又組織了在青高校畢業生留青就業創業座談會,為推動在青高校畢業生留青就業創業出謀劃策,凝聚合力。此次座談活動共邀請23所在青高校參加,山東大學(青島)、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黃海學院等8所高校分別就高校畢業生留青就業、創業工作情況及意見建議進行了交流發言。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高校舉辦大規模線下招聘會頻次減少,畢業生對線上招聘平臺展示的企業及崗位缺乏直觀了解,也缺少與HR面對面交流的機會,簽約成功率較低,求職觀望期延長。中國海洋大學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于杰表示:“在青高校畢業生特別是青島生源畢業生留青意愿強、比例高,可通過‘職業體驗日’、青年見習計劃、‘青才實訓營’等活動,打通求職雙方信息壁壘,提升畢業生對企業的認知、對崗位的了解,增強求職就業能力?!?/p>
針對如何激勵和扶持大學生在青創新創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創新創業辦公室主任趙新強認為,針對在校大學生創業,應實施“內驅外引”創業訓練模式,內由興趣驅動,項目支撐,外由競賽牽引,以賽帶練,項目訓練和競賽實戰結合,提升學生創業能力。青島理工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牟永川則認為,對長期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的大學生創業企業,要建立激勵政策,對創業失敗的大學生,應加大跟蹤幫扶力度。
“在青高校是推動青島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持,是優秀青年人才的重要儲備基地,也是青島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力量,此次座談會的召開恰當其時?!笔腥肆Y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傳華在座談會上表示,“下一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聯合在青高校重點圍繞校企合作對接、大學生見習實習、崗位精準招聘、人才政策進校園等措施,促進在青高校畢業生留青就業創業,提升他們的歸屬感和獲得感?!保ㄇ鄭u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程雪涵
 
                             
             
            